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
1.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2.[示例1]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2]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3]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落尽”的杨花,给人一种衰败的感受,哀啼的杜鹃更增添了人们浓浓的愁绪,在诗中作者将“愁心”寄于“明月”,引起人浓浓的伤感,风儿一直伴着诗人的朋友,也表现出作者的依恋不舍的伤感。 点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 2.试题分析:在题干中提供给了完美三个角度“拟人、想象、情景交融”,从拟人的角度来回答,就要点名将什么拟作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从想象角度来回答,就要点出将什么想象成什么;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回答,就要点出诗词写了哪些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