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笑者

[德]海恩里克波尔

①每当有人问起我干哪一行时,我就窘态毕露、满面通红,口结不已,而原本人家都觉得我是个挺镇定的人的。我很羡慕那些能说“我是个泥水匠”的人。我羡慕理发师、记账员与作家这些可以直截了当有所招认的人,因为他们的职业不言自明,无需冗言解释,而叫我回答这类问题,却感到十分局促:我是个笑者。一旦招认了,我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你是这样谋生的吗”时,又得老老实实地再招认一次“是的”。

②我的确靠发笑维生,而且笑得很好,套句商业用语来说,我的笑声是供不应求的。我是个优秀的笑者,没人笑得跟我一样好,也没有人能如此发扬我这行艺术的精粹。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避免没完没了的解释,我会称自己为演员,但是我的才华在滑稽剧与朗诵术的领域中实在显得过于贫弱,我觉得用这个名称是太离谱了。我喜爱真理,而真相是:我是个笑者。

③我既非小丑,又不是滑稽演员。我并不使人们开心,我表演开心。我像罗马帝王一样地笑,或者笑得像个敏感的小男生,我发出十七世纪的笑声,与发出十九世纪的同样自在,如果场合需要,我一路笑尽所有的世纪,所有的社会阶层,所有不同的年龄,就像修皮鞋的,这不过是我练出的一种技能。在我的心胸中,怀抱了美洲的笑声,非洲的笑声,白种、红种与黄种人的笑声——只要报酬合宜,在导演的要求之下,我的笑声就能轰然而出。我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了。我在唱片里笑,在录音带中笑,电视导播对我也蛮尊重的。我凄惨地笑,适度地笑,神经地笑;我笑得像个电车上的剪票员或像杂货店里的帮工;清晨的笑声,晚间的笑声,子夜的笑声与黎明的笑声。简言之,无论何时需要何种笑声——我都得笑。

④这样一种行业,不必我说,自然是十分令人厌烦的了,特别是我还有一项专长——擅发传染性的笑声,这对三四流的滑稽演员而言,我更是不可缺少的帮手了,这级演员很怕——也难怪他们——观众会错过他们说的关键性笑话,因此多半的晚上我都在夜总会里充当不露声色的捧场者,我的职责就是在表演节目嫌弱的当儿,发出传染性的笑声。这种笑声必须小心地在时机上扣得很准。我的放声纵笑不能来得太早,也不可来得过迟,必须恰是时候,在事先排练好的节骨眼儿上,我放声一笑,整个观众的轰笑也会响彻全场,台上说的笑话也才给救了起来。至于我呢,则拖着疲惫的身心来到衣帽间,穿上大衣,庆幸自己总算下班了。回到家中,总会发现有电报在等着我:“即刻需要你的笑声。星期二录音。”

⑤数小时之后,我已经坐在暖气过强的特别快车上悲叹我的命运了。简直不必说,当我下了班或休假的时候,我是一点也不想笑的。牛仔巴不得能忘却牛群;泥水匠能忘掉灰泥也是一桩乐事;木匠家中的门常常是坏的,要不然就是抽屉开不开;卖糖果的喜欢吃酸黄瓜;肉贩子喜欢杏仁饼;烤面包的宁可嚼香肠也不要啃面包;斗牛士养鸽子消遣;赛拳的看见自己的孩子流鼻血,脸都吓白了。我觉得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我自己工作之余就从来不笑。

⑥我是个严肃的人,很多人认为或许十分正确——我是个悲观厌世的人。在我们婚姻生活的头几年中,我妻子常会对我说“笑几声嘛!”但后来她认清了我是无法满足她这个愿望的。我能在全然的肃穆中放松脸部紧绷的肌肉与磨损的精力,我就会觉得快乐。是真的,连别人的笑声我都受不了,因为那太令我想到自己的职业。所以说,我们的婚姻是十分静寂、安详的,因为连我妻子也忘了怎么笑了。偶尔我见她脸上挂着一丝微笑,我也回她一个浅笑。我们谈话声调很低,因为我痛恨夜总会里的喧嚣,还有录音时充斥的闹声。不清楚我的人认为我沉默寡言。或许我是这样,因为我得常常张开口大笑。我一生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偶尔让自己也挤出一丝温柔的浅笑,我常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笑过。我想没有。我的兄弟姊妹始终认为我是个老气横秋的孩子。不错,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笑,但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    

(选自《外国小小说精选》,有改动)

1.请用一句话来概述“我”的职业与生活状态。(50字以内)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凄惨地笑,适度地笑,神经地笑;我笑得像个电车上的剪票员或像杂货店里的帮工;清晨的笑声,晚间的笑声,子夜的笑声与黎明的笑声。(作者写这一系列“笑”意在告诉读者什么?)

(2)牛仔巴不得能忘却牛群;泥水匠能忘掉灰泥也是一桩乐事;木匠家中的门常常是坏的,要不然就是抽屉开不开;卖糖果的喜欢吃酸黄瓜;肉贩子喜欢杏仁饼;烤面包的宁可嚼香肠也不要啃面包;斗牛士养鸽子消遣;赛拳的看见自己的孩子流鼻血,脸都吓白了。(这样铺写有什么作用?)

3.这篇小说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结构有何作用?

4.小说结尾处“不错,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笑,但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这句话卒章显志,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

 

答案:
1.“我”是一个以笑为职业的人,没有人比“我”笑得更好,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却从没有真正的笑声。 2.(1)意在告诉读者无论何时需要何种笑声,“我”都得提供,“我”是一个辛勤而无奈的笑者。(2)强调“我”与很多人一样业余时间讨厌做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事。这样写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3.正反对比。文章前部分极力铺写“我”“笑”,后文转而写“我”“不笑”,工作和生活中两种不同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我”的职业倦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4.如:“我”在表演“笑”方面很专业、很优秀,但“笑”只是我的职业,“我”从来没有因此而快乐。这句话直接吐露出“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又不能不做的无奈、痛苦的心情,它反映了分工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不幸与艰辛。(宜采用采点与分层评分向结合的方法赋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文中的“我”的职业是笑者;地位低下,是三四流滑稽演员的帮手;但是“我”的笑声供不应求,我是个优秀的笑者,没人笑得跟我一样好;“我”悲观厌世。抓住这几个方面组合答案。 点睛:赏析人物形象题。首先要能读文章,大致了解故事情节,根据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分析,从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品质三方面概括。有时要对人物形象作点评价,即赞美或批判其思想品质。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在对语句进行赏析和分析的基础上,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在(1)中句子描述了住仍作为一个职业笑着,在不同的需要下不同形式的笑,主要是为了表现无论何时需要何种笑声,“我”都得提供,“我”是一个辛勤而无奈的笑者的情感。(2)中铺写牛仔巴、泥水匠、木匠、卖糖果、肉贩、烤面包、斗牛士、赛拳等职业的人都希望忘记和不愿意在业余时间做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事情,来表现自己与很多人一样业余时间讨厌做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事。 点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人物的描写方法、写景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象征、烘托、反衬等)、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或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方面来分析,注意要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使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从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来。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小人物的可悲。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前部分极力铺写“我”“笑”,后文转而写“我”“不笑”,工作和生活中两种不同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我”的职业倦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文章采用卒章显志的写法,小说最后一句话说“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直接吐露出“我”的内心充满了悲凉。 点睛: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从写作手法(人物的描写方法、写景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象征、烘托、反衬等)、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或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等方面来分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读全文,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来分析,在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说“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 直接吐露出“我”的内心充满了悲凉,表现了社会中社小人物生活的不幸与艰辛。此题需要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作为一个职业的“笑者”,在表演“笑”方面很专业、很优秀,但在生活中切从来没有听过自己的笑声,从来没有因此而快乐是何等的悲凉 点睛:通读全文,了解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解读答出句子内在思想(作者想表达什么),“作用”要根据全文内容说明句子在结构上(承启、照应、充当线索、推动情节)的作用和内容上(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思想、突出主旨、启迪道理)的作用。
推荐试题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赋”“比”“兴”三部分。其中有《关雎》《无衣》《蒹葭》等名篇。

B.我国古代男子一般有名有字,《三国演义》中夏侯惇称主簿杨修为杨德祖,称字不称名,是不符合当时社交礼仪的,其中隐含着他对杨修的不敬。

C.初中教材中有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故乡》选自他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D.《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它向我们展现了许多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其中有太平洋被欧洲探险者发现、东罗马帝国最后堡垒拜占庭陷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等内容。

(2)阅读下面片段,完成①②两小题。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一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①画横线的“这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

②请你联系小说《水浒传》林冲的有关故事情节谈谈成语“逼上梁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