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请使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分两处。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3.翻译。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
5.《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曹刿论战》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情景,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全文说说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答案:
1.①像狗一样 ②偏爱 ③通“邀”,邀请 ④去,往
2.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3.(1)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用他们的缺点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2)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3)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光水色之间。
4.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5.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6.鲁国能够以弱胜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政治清明,民 心所向.第二,上下团结,君民一致.第三,避其锋芒,后发制人.临阵而斗,用智为上.曹刿在战争中知己知彼,运筹帷幄,表现出一位军事家的卓绝风采.他谋略得当,正是鲁军战场取胜的关键所在.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其中“犬坐于前”中“犬”名词做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这句话的意思是: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千里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根据意思进行节奏划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1)中“三人”指多个人,“善者”是优点的意思;句(2)中“入”指国内,“出”指国外,“恒”是经常的意思;句(3)中“意”是情趣的意思。
点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为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从意思看,描绘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气势恢宏、辽阔壮观,也表达作者的胸襟报复。同时,可选择的表现手法的角度很多,主要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夸张对偶等,结合诗歌意思,因是填空题,答上一种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景与情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文中的“闲”“月”贯穿全文,写月表现闲,闲则赏月,既直露当夜的心情,又隐喻作者被贬的心态。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从第一段可知要取胜应该先“取信于民”,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从第二段可以得出要抓住“有利的作战时机,还要注重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