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 摘自 《渑水燕谈录》 )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子之    禽:通“擒”,抓获    B. 寡悔    素:一向,平时

C. 问其所    欲:欲望    D. 为良民    卒:最终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答案:
1.C 2.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解析】 1.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推荐试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山门于河                    ②数小舟,曳铁钯              

③沿河求之,不亦乎                ④然则天下之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 、“顺流下矣” ;讲学家判断其

在__   __________,理由是___     __              ____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              ________,是因为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