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1)题目:命题作文: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4)字数500字左右

 

答案:
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是雨后的下午,我从学校回来,在家门口遇上了父亲提着公事包,难道爸爸的公司出问题了?刚想问一问,无意中看到父亲没系上鞋带,我来不及叫住他绑好鞋带,他早就走远了,只好靠在门边,目送他的背影。 父亲刚走到篱笆前,正在整理院子的一盆盆菊花的母亲及时拦住了他。俯身,弯腰,母亲就开始替父亲绑鞋带。暖暖的微风飘过屋前的相思树翠绿的树梢,屏息的游丝中是菊花淡淡的香。母亲的长发柔顺地在脸颊垂下,她的手指在父亲的鞋带中穿梭回复,绑出了一个美丽的蝴蝶结。雨后的阳光像一层薄纱,在父 的脸上打出一层光影泯灭的圆圈。 父亲低下头,像个犯错误的小孩子,等着母亲的责骂。柔和的目光像一潭深邃的湖水,仿佛隔了千年,恒久不变地穿过那空气的阳光与浮尘,望着父亲。四目交错的飒瞬间,没有声音,没有言语,已经知道母亲原谅了父亲的错误,只是要父亲改正。 我呆呆地靠在门边,看到这幅情景,我为那一瞬间而感到感动。身为女儿的我,没有像母亲那么的贴心,我又再次为母亲的行为感动。 这感动的瞬间似乎很漫长。雨后的阳光从层层树叶的缝隙洒落,洒过母亲,洒过父亲,他们彼此之间的心中好像对彼此的行动感到暖暖的。瞬间,菊花茶的香浸满整个身体。温暖,如雨后的阳光。父亲好像忘了自己有公事似的,竟和母亲聊起天来! 电光火石间,我记起来了,母亲好像有对我说过,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就是充满菊花的大花园,母亲说起这件事时,嘴角不禁上扬,觉得父亲很浪漫。我又再为这一瞬间而感动,想必他们都想起以前的时光了吧! 这个雨后感动的瞬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本作文题目是“那一瞬间,让我感动”,写作时应采用第一人称,题目难度不大。在写作时要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那一瞬间”,这应该写一个给“我”留下震撼的场面;一是“我很感动”,就是我的所思所为,抓住“感动”一词来写,写作文时,这两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所兼顾。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那一瞬间”应该有与之对应的细节描写:感动是心理活动,所以文中应该有心理描写与之对应。可以在文前加一段优美的文字作为题记;也可以在文章中加入几个相得益彰的小题目;也可以把一般人使用的第三人称写法改为第一人称,等等。 点睛:这一题目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抒情性,适合写记叙文和边叙边议的散文。如写记叙文,为避免简单化的“一事一果“的写法,可采用”一事”详写、同类事略写的方法,一定要插入必要的议论。如写散文,则要注意“多事“对”这样“的指向性,揭示其长大的内在联系.采用此文体,做到“一线贯穿,形散神聚”是关键。  
推荐试题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概括上文所叙述的故事。

2.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描写的句子是,

下文中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有。(用原文答)

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4.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5.现实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乞讨者。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你是怎样面对哪些向你乞讨的人的?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①   父亲,②   父亲,③  父亲并④   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

刚柔并济:

2.请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敬重”“抱愧”“理解”“感激”四个词语填入文中画线的①②③④处。

①        ②         ③         ④      

3.“我”无意中在浴室碰到父亲,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    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当我回到浴室,父亲又不放心地追了进去。这些举动反    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表现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4.对于父亲做擦背工一事,其实前面有许多伏笔,请找出来。

5.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  爱的山冈”一句的理解。

 



阅读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不蔓不        

(2)不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溪深而鱼肥

C. 乃记之而去    D. 呼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

甲文: 

乙文:

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 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