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②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③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①师旷:盲人乐师。 ②衽:长袍。 ③太师:师旷。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D. 王/之蔽甚矣
2.请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师旷侍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B. 王之蔽甚矣/惟其言而莫之违
C. 莫不私王/莫乐为人君 D. 公被衽而避/人不知而不愠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A. 【甲】文写出了邹忌在赞美面前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特点。
B. 【甲】【乙】两文写了邹忌和师旷委婉成功的讽谏艺术。
C. 【乙】文表现了师旷忠心为国,敢于直谏的性格特点。
D. 【乙】文中的晋平公是一个知错能改,心胸还算开阔的君王形象。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答案:
1.C
2.C
3.B
4.(1)由此看来,大王(所受到)的蒙蔽很深了。
(2)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解析】甲: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乙:选自《韩非子》 作者:韩非 年代:战国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A项应为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B项应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项应为王之蔽/甚矣。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C项两个“莫”都是“没有谁”的意思。A:在;表比较。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D:表修饰;表转折。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结构思路。B项有误。从劝谏的角度、方式方法角度考虑,《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采用讽谏的方法,把国事和家事相联系委婉劝谏。本文则直接采取行动,以撞琴的形式直接告诫君主,让君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蔽”是“受蒙蔽”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