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二月惊蛰抱蚕子

惊蛰之后不久,几声春雷如约而至,震醒了有些睡眼惺忪的春天,一场细雨过后,春,浓了起来,深了起来:树儿绿得更透更亮,花儿开得更多更艳,春风也更加温暖和煦。惊蛰里的雷声,又像是冬眠的虫儿定的闹钟,轰隆隆几声,便叫醒了蛰伏的虫儿,而同样被叫醒的,还有那沉睡的记忆。

民谚有“二月惊蛰抱蚕子”的说法,是说惊蛰开始,便可以准备孵化蚕卵了,而待到春风时节,树叶新绿渐成浓荫时,蚕儿刚好孵出。记忆中,每年惊蛰过后,村里的孩童总会弄到一些蚕种——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蚕子,小心翼翼地将其撕成碎片,装在巴掌大铁盒子里,再用棉花布片包起来,概念中认为孵化蚕子也是需要增加温度的——像母鸡孵小鸡需要保暖一样。而最令人惊喜的事情,莫过于某天清晨被大人唤醒后,说,蚕出来了。

于是也顾不得穿衣服,急忙钻出被窝去察看。但等接近铁盒时,却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轻轻拿起铁盒,慢慢打开盒盖,只见盒子里,一团小如针尖,黑黝黝如蚂蚁的小东西在蠕动。那一刻,满怀激动却又屏息静气,生怕粗重的呼吸将这些小东西吹得不见了踪影。那端详的神情,那静穆的气氛,也许比叩拜神灵、拜祭祖先时还要圣洁得多。而大人早已弄来了榆树叶子,撒在铁盒中,只见它们已经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是的,那时养蚕不都是喂桑叶的。在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棵桑树,而且树高攀摘艰难。即便如此,蚕的食材却从来不成问题,随处可见的榆钱树叶子可摘,满地蔓延的苜蓿新芽也可采。于是,养蚕的时节里,经常都会看到有小孩子拉低一枝榆树,挑拣鲜嫩的树叶摘,也能看见放学后的两三孩童蹲坐在苜蓿地里,掐采苜蓿芽儿。他们挑得仔细,采得认真,那种神情,那份耐心,俨然一个个最合格的劳动者。

可不正是这样?就像大人们尽心尽力地打理农事一样,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打理蚕事。

清晨起床,急匆匆洗漱完毕,来不及吃饭,便开始清理蚕粪、残叶,摘新叶喂蚕。晚饭饭桌上,会一边看着蚕儿咀嚼叶片,一边也有滋有味地嚼着饭。甚至于有些时候因为蚕的事而忘了看书,但相比逮蛐蛐斗蚂蚱的贪玩,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顶多笑骂几句。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添点新叶,生怕饿着了蚕。养蚕的时间里,侍奉蚕儿几乎成为了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成了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情。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待蚕儿大些的时候,铁盒子就光荣地退居二线,交由文具盒接班了。虽然这时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其放在课桌上,但马总有失蹄时,终于有一天,被老师“人蚕并获”,“一盒端”掉了。结果心怀惴惴,念念不安,再无心思听讲。待到放学时,踌躇一阵,便硬着头皮去找老师讨要。令人心安的是,老师不仅没有将蚕丢掉,而且还新添了榆树叶子。也正因如此,对老师愈发恭敬起来。

小伙伴之间,也经常会聚起一堆儿,各自拿出自己的蚕,相互展示,品头论足。当然,可以用自己的两条小蚕换人家一条大的,关系好的兴许还会送你一两条。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那时候,农村物质还不富足,小孩子没有几人能有像样的玩具,养蚕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童年的生活。此外,要说还能从养蚕中得到什么的话,想来一定是蜕变与成长。蚕的一生,要蜕皮,要成蛹,还要化蛹成蛾。这对蚕来说是蜕变,而对孩童来说,应该是成长,是由粗野到细腻的升华,是由顽劣到温柔的纯化,小小的蚕儿,能让那个撵过狗,捕过鸟,逐过鸡,逮过青蛙的顽童,变得谨慎、温柔、细腻,变得充满爱心和仁慈。

甚而在今天想来,那一种生命之于另一生命的问候和启发,远是冷硬的工业玩具无法替代的,因为它能让你叩开天堂之门,沐浴到上帝的光芒。

1.文章围绕“小小的蚕儿”,写了哪些童年往事?

2.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处按要求答题。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3.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案:
1.①把蚕子装进铁盒,用棉花布片包起来;②为蚕准备榆钱树叶子和苜蓿新芽;③一天到晚全心全意打理蚕;④在课堂上偷看铁盒里的蚕;⑤伙伴们交换蚕培养了友谊(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2.(1)这几个叠词写出了孩子们动作的轻柔,集中表现了孩子们对蚕儿时时刻刻的惦念与喜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之间友情的美好,表现了小小蚕儿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甜蜜的生活感受。 3.在作者看来,儿时养蚕的游戏,极大的丰富了童年生活,是孩子成长蜕变的过程,让孩子由粗野、顽劣变得细腻温柔,充满了爱心和仁慈。作者认为儿时养蚕这类的游戏远比“冷硬的工业玩具”更能培养孩子关爱生命的意识,让人得到精神的滋养。 【解析】 1.试题分析:(1)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几个叠词,写出了孩子们动作的轻柔,集中表现了孩子们对蚕儿时时刻刻的惦念与喜爱. 2.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首先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点睛:常见修辞的作用:(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3)对比,通过…和…的对比,突出(衬托)人物(事物)…的特点,表现…的感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之间友情的美好,表现了小小蚕儿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甜蜜的生活感受. 3.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在作者看来,儿时养蚕的游戏,极大的丰富了童年生活,是孩子成长蜕变的过程,让孩子由粗野、顽劣变得细腻温柔,充满了爱心和仁慈.作者认为儿时养蚕这类的游戏远比“冷硬的工业玩具”更能培养孩子关爱生命的意识,让人得到精神的滋养.
推荐试题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 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 ,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从选文来看 , 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这两件事 。( 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 6 个字 )

2.“呜呼,无法可想!”什么让作者无法可想?

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原因(   )

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

B.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

D.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其姓字                  亲旧知其如此

饮辄尽                    曾不吝情去留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先生不知何人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B. 每有会意             宾客少舒

C. 置酒而招之        以钱币乞之

D. 醉而退             出,得其船

3.翻译下列语句

⑴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出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讲究门第出身的晋代,诗人以“五柳”为号,表现了他敢于藐视门第出身的可贵精神。

B. “好读书,不求甚解”说明诗人读书只是为了打发无聊时光,所以读书并不仔细。

C. “闲静少言”中的“少言”不是“无言”,而是对于黑暗现实的“不屑于言”。

D.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一句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