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后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遇其叱咄     (      )             (2)援疑理  (      )

(3)今人可不乎   (      )             (4)若既不出(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加冠           若不出户

B. 益慕圣贤道      虽有子羔、原宪

C. 俯身倾耳请      夫孔子之圣

D. 不幸在穷僻之域   则习染不自觉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答案:
1.有时 询问 勤勉,努力 门 2.B 3.(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4.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一是实词与虚词的积累,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质”在此处为动词,询问。另外文言文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勉”解释为“勉励”。而“户”则沿袭了文言字的贯用法,翻译为“门”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除了考查词的语义外,还要注意词的用法,也就是考虑词性,作助词、词类活用、连词等等。一般采用排除法。此处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翻译为“的”。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注意“趋”“ 叩”“ 尝”,2句注意“学”“ 日”的翻译。 4.试题分析:此类题中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把握,只有在理解文章内容之下,得出文章的主旨为“劝勉勤学”以及学习之道。回答时此类题,如果有原句可先找原句原词,可以摘录就摘录,否则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推荐试题




沉默如此美好

陈风波

①金色的夕阳轻抚着农家小院。石榴树上,拳头大的石榴,青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黄,有的还裂开了嘴儿;老枣树上,硕果累累的大枣似红色玛瑙缀满枝头,枝蔓伸向了屋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满了屋顶……

②这幅美丽的画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美得让人心醉。

③院子里的屋檐下,一毛驴车的玉米棒子,一个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从车上把玉米棒子装到箩筐里,房檐上站着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像是爷爷、父亲、孙子,三个人用绳子往上提玉米棒子。

④不知为什么,满头白发的爷爷,一边装筐一边吵吵嚷嚷,快语速、大嗓门、急躁而生气的表情,与这个农家院温馨的景色显得不太和谐。一会儿嚷着干活太慢,一会儿吵着说不会干,又一会儿说自己年轻时能把一麻袋玉米棒子扛到房上去……嘟嘟囔囔、吵吵嚷嚷。

⑤孙子终于不耐烦了,刚要张嘴,父亲眼睛一瞪:“好好听爷爷把话说完。”气氛平静下来,父子俩边干活边继续听爷爷嘟囔着,偶尔还说一句“您说的对”“是这样的”之类安慰的话。

⑥一毛驴车的玉米棒子都提到房顶上去了,老人还在唠叨。父亲和儿子挑着最大最红的大枣摘了两大把,从房上下来把枣洗得干干净净递给老人:“爷爷,咱家这棵老枣树结的枣儿又大又甜,您尝尝?树还是老的强。”

⑦父子俩夸赞着老枣树,却给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老人停止了嘟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儿子和孙子。脸色瞬间“阴转晴”,笑呵呵地把儿子和孙子的大枣各咬了一口:“甜,真甜啊!”

⑧红彤彤的大枣,又大又红的石榴,黄灿灿的玉米棒子,金色的夕阳,笑容绽放的白发老人……

⑨这是我欣赏到的最唯美的画意,聆听到的最优美的沉默,品读到的最动人的诗情。

⑩“孝顺决不仅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有时候能够平心静气地听听父母嘟囔和唠叨,也是一片难得的孝心。八十多岁了,还能听一听父亲的训斥,难道不是幸福的事吗?”脑海里,每每忆起父亲的话,我的心都会被潮湿的泪水温暖着。

⑪在那幅唯美绝伦的画卷中,分别是爷爷、父亲和我。

(选自《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句子耐人寻味,请你说说语句所蕴含的深意。

“爷爷,咱家这棵老枣树结的枣儿又大又甜,您尝尝?树还是老的强。”

3.文章标题为“沉默如此美好”, “沉默”指什么?标题有何含义?

4.⑨段“这是我欣赏到的最唯美的画意,聆听到的最优美的沉默,品读到的最动人的诗情。”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