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最美的对视

孙道荣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8)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9)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10)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1)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2)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13)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4)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1.题目是“最美的对视”,请结合全文分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说明原因。

2.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表达效果。

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3.文中第(1)段、第(12)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两次出现,有何作用?

4.请你为捐献眼角膜的这位老人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答案:
1.①美在捐助者老母亲身上,捐眼角膜,体现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②美在老母亲的一对儿女身上。他们支持老母亲的决定,并且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同样具有奉献博爱精神。③美在受捐助的小男孩身上,他因得到老人的眼角膜而重获光明,具有感恩之心。 2.“0.5克”写出眼角膜分量之轻,“挚爱”写出爱之深。两者对比,表现母亲捐献眼角膜的精神伟大。 3.运用反复的修辞,突出强调了她看到小男孩,看到母亲的眼睛的感动和对母亲的思念。前后呼应,照应题目,使文章更严谨。(意对即可) 4.例:0.5克,很轻,轻得微不足道;挚爱,很重,重到难以言表。一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将自己的心愿再三叮嘱。把光明留给别人,把坚持留给自己。她就是我们人生的灯塔,让我们无限感念和追思的“最美老人”。 【解析】 1.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在解答主观题时应充分利用文本,或直接选用原文语词,或以原文中的词或句子为基础进行改写,或综合连缀文中的词或句子。本题可以分别从母亲,母亲的儿女和受捐助的小男孩身上体现美德内涵,要注意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 2.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短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应该结合短语所在的文段,联系上下文,综合分析短语的意思。用“0.5克的挚爱”指代“眼角膜”,首先说明了眼角膜本身的物理重量,写出了眼角膜的部分性质,以部分代指整体。“挚爱”又是很深沉的感情,与轻轻的0.5克物理重量形成对比,在对比中更加凸显了母亲精神的伟大。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3.此题考查对反复的作用的理解。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这里运用反复,强调了看到母亲的眼睛的感动和对母亲的思念。同时与题目“最美的对视”相照应。 4.此题考查学生拟写颁奖词的能力。作答时应该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此题可以抓住“0.5克”的关键字眼,突出老人把光明留给别人的美好品德。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