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请以“做人要             ”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             ”   组成一句话(如“做人要诚实”),作为文章中心。这10个词语是: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 

②记叙文必须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500字。

书写分:根据卷面赋分,要求书写端正清楚,卷面整洁。

 

答案:
做人要诚实 荣和耻行为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就是想用歌谣的形式号召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念。 荣和耻行为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 就是想用歌谣的形式号召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念。比如做人诚实就是一种光荣。诚实是为人之本,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诚实比金银珠宝更重要,一个人有了诚实就有了巨大的财富,所以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记得有一件事,至今想来还颇有感触。有一次,我回到姥姥家,和我以前的小伙伴们在一间无人居住的房子里玩。忽然,好朋友高伟象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似的叫喊起来:“看,有泥巴!”于是,我们卷起袖子,七手八脚地玩了起来。不一会儿,大家的脸上沾满了泥,再看手上,都不知道哪个是食指,哪个是中指了。这时,高伟用手划了一下我的脸,一道黑印从我的脸上划过,其他人立刻都捧腹大笑。大家觉得有趣,就玩起了给别人“花猫脸”游戏。你追我躲,玩得不亦乐乎。房子前面晾的衣服也跟着遭了殃。“哈哈……”我们的笑声引来了一位阿姨,她看见衣服上的泥顿时火冒三丈,以一百分贝的声音喊起来:“这是谁弄的?”我们都把责任推到另一个人身上,没有人承认。这时我想起来了牛顿小时候折断邻居的小树勇敢地承认错误的故事。我鼓起了信心向阿姨承认了错误,阿姨的气就消了一半,夸我诚实的同时生气的批评了我们一顿,羞得我的脸红到了脖子根。但是我不后悔自己的做法,做错了事敢于承认,才能促使自己以后改正,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而我的小伙伴做错了事,还不勇于承认错误,这就失去了做人的准则。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让我深深懂得了:诚实守信是光荣的,是做人的道德根本。诚实是金,以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八荣,弃八耻,做一个诚实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从“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选取,要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 点睛: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本题要求写完整故事,注意以上特征。  
推荐试题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拉

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欢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泉源,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1.作者在这篇演说中是从                         两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这两项,填序号)

A. 外貌    B. 作品    C. 勇气    D. 才气    E. 喜好

2.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的行列”。请你以第二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3.阅读第三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4.第四段末一句“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5.第五段中“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指的是什么让我“忧虑不安”?这样说的意思是什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放在开头有何作用?

2.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正在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3.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一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

4.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