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忙”的错觉

(1)“忙”会给人一种错觉,误导你的生活甚至人生。

(2)“忙”的人往往让人感觉他的重要性非同常人。在生活中,影响力大的人才会门庭若市、应接不暇,或者风风火火。许多人都要找他,许多事都等着他来办,这样的人难道不重要吗?他自己这么想,别人也这么看。

(3)而在人们的感觉中,重要的人往往就是成功人士,起码已接近成功。有一种说法是,忙碌已经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忙”成了成功的一种派头,一种符号。我们在捧人的时候,常以“忙”作为恭维:“你可真是个大忙人!”不管忙不忙,这话总是爱听的。

(4)正因如此,很多人都爱摆一副“忙”态,爱作“忙碌秀”。好像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演过这么一个小品,说有人借了一部BP机,请邻居每天呼他几遍,以示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显得自己朋友多、人头熟、事业火。

(5)“忙”除了会给人带来轰轰烈烈的假象,也会给人带来思维上的错觉。例如,很少有人会把瞎忙当作“碌碌无为”,也很少有人会把浮躁、虚张声势,看作是对时间和生命的一种浪费。也有许多人以为,这辈子“忙”过了,就是努力了。不是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吗?努力不努力在人,成功不成功在天。于是,回首往事,从“忙”中得到安慰,因为“忙”而无怨无悔。

(6)“忙”会有一种充实感,但这种充实感也会欺骗你。这种充实感会让你忘掉烦恼,忘掉心中的不快,起到一种麻醉作用。有的人甚至说:“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忙碌虽可以缓解你的痛苦,但坏处是,它并没有解决你的实际问题,你其实是在逃避现实。逃避的结果是你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小的烦恼与痛苦过去了,可能会有大的烦恼与痛苦等着你。这和听相声找乐一样,出了剧场,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7)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起来。”这话点到了头脑的作用。忙与闲这两头,哪一头沉了都可能会出问题,两者必须协调、平衡。

1.作者从三个方面列举了“‘忙’的错觉”的表现,请用原文语句分点概括。

2.针对“‘忙’的错觉”的三种表现,作者提出了什么主张?

3.选文中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1)“忙”的人往往让人感觉他的重要性非同常人。 (2)“忙”也会给人带来思维上的错觉。 (3)“忙”会有一种充实感,但这种充实感也会欺骗你。 2.“忙”与“闲”这两头,哪一头沉了都可能会出问题,两者必须协调、平衡。 3.对比论证将“完实感让你掉掉烦恼和心中的不快,是一种幸福”与“坏处是没有解决你的实际问题,你在逃避现实。结果是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对比,或将“小的烦恼与痛苦过去了,大的痛苦烦恼等着你。”对比,证明了“忙”有充实感,但会欺骗你。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能力。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仔细阅读文章,提取每一部分中心句作答即可。(2)——(4)段论述的是“忙”的人往往让人感觉他的重要性非同常人;(5)段论述“忙”也会给人带来思维上的错觉。;(6)段论述“忙”会有一种充实感,但这种充实感也会欺骗你。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2)——(6)段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忙’的错觉”的三种表现,然后在最后一段中引用梁实秋的话做道理论证,提出主张:忙与闲这两头,哪一头沉了都可能会出问题,两者必须协调、平衡。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仔细阅读第(6)段,将“完实感让你掉掉烦恼和心中的不快,是一种幸福”与“坏处是没有解决你的实际问题,你在逃避现实。结果是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进行对比,突出地证明了“‘忙’有充实感,但会欺骗你”的观点。 点睛: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推荐试题

阅读《陋室铭》和《君子慎处》,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①“商”和下文“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说:谈论。⑤视:看,比照。⑥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⑦善人:品行高尚的人

1.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无案牍之    B. 则商也

C. 商也好与已者处    D. 马之千里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②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3.这两篇文字都涉及交友的话题。请结合文字谈谈两文交友理念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