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常建《宿王昌龄隐居①》,完成第小题。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②去,西山鸾鹤群③。
【注释】①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 ②谢时:辞去世俗之累。③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1)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
A.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
B. 颈联“滋”字写出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
C. 茅亭、松树、花影、药草这些景物,可见王昌龄隐居在此时虽清贫,但仍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D. “余亦谢时去”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常建不喜欢这样的隐居生活,想要离去。
(2) 颈联中“宿”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歌的尾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 “宿”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花影安睡在庭院中的情态,体现了隐居地的清幽。 寄情于山水(享受自然之趣)的隐者情怀。
【解析】选自《全唐诗》 作者:常建 年代:唐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的意思是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写自己的归隐之志。故第(1)选择D答案。第(2)题写花“宿”,赋予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花影安睡,以此来表现了隐居地的清幽的特点。第(3)题诗文内容就可知道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点睛:诗歌的阅读赏析要注意诗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解答问题时要紧扣诗文的主旨作答。诗句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作答,但要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