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粗糙的北风没完没了地吹着。我们裹着棉衣在刚盖好的大楼里闲聊,有的打牌,有的抽烟,等待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②下午,胡小兵突然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他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他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他嘿嘿一笑,说没事。
③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一笑,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
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我现在才攒了五百块。我给娘说过要给家里一千的,我怎么也得凑够一千呀!”
④我口袋里也没几个钱,一家老小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也没钱了,都寄回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挣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把注意力都转到我和胡小兵身上。那时,楼外北风呼啸,屋内寂静无比。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翻了几层衣服,我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理你!”说完,我夺过酒瓶猛喝了两口。
⑤“胡小兵,还差多少?”突然有人问。
⑥“三百……”胡小兵哽咽着。
⑦“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一只只粗糙皲(jūn)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⑧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我朝窗外瞥了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在外跑了几年,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⑨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人说:“也不知道咱们老家下雪了没?”“咱家乡的雪肯定要比这里大!”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花追逐着火车飘飞……
1.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丰富含意。
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
3.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4.作者以“那年的冬天好大雪”为题,文中也提到雪,而且在结尾处再次点明“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我”和工友筹钱帮助胡小兵替他父亲治腿病。(意思符合即可)
2.一是对胡小兵家庭困境的同情;二是为自己爱莫能助感到难过;三是被互助气氛所感动。
3.“一只只”写出了凑钱的农民之多, “一张张”写出了农民工们凑的钱之多。 “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形象地表现了这是农民工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体现出农民工的淳朴与真情。
4.用大雪来突出天气寒冷,渲染了背景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对比手法,寒冷突出人心的温暖,雪花象征民工的纯洁与温情,深化了主题。(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
1.本题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仔细阅读文章,主要写的是“我”和工友筹钱帮助胡小兵替他父亲治腿病。
2.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 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一只只”写出了凑钱的农民人数多, “一张张”写出了农民工们凑的钱多。 “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形象地表现了这是农民工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体现出农民工的淳朴与真情。
3.本题考查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本题要表达出三种情感:感激工友们对自己的帮助;要好好照顾父母;明年一定好好干活报答工友们。
点睛:补写人物心理的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
4.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渲染、烘托气氛,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文中多次描写雪大,渲染了凄冷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胡小兵给母亲寄钱借钱做铺垫;同时冬天的冷与人心的暖对比,突出人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