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是张国荣歌曲《我》里的一句歌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请以“这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答案:
这样的我 有人说,人的性格是多样的,温柔的,腼腆的,善良的……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其实 ,我也不是很清楚。 你看到我的名字,就觉得我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姑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小学同学给我起外号,叫我“假小子”。我并不喜欢和女生玩,因为有的女生是“刺儿头”,而且女生玩的游戏我也不喜欢。我喜欢有一定危险而且很刺激的游戏,而且和男孩子们的爱好相同,所以就不会发生矛盾。 小时候在游乐园里看到很刺激的游戏,就引起了我的兴趣,但看到不够1.40米不让玩,我就绝望了。爸爸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为了不让我伤心他就决定试一试,随着杂乱的尖叫声,像拧麻花的机器停了下来,看到爸爸和人们都两腿发软,头晕目眩的情景,我不禁“怡然称快”。随着身体快速的生长,我高兴的玩上了那个游戏,并且一点副作用都没有,爸爸不仅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虽然我的胆子很大,但是,一见到小虫我就吓得半死。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玩,我姥姥家住在郊区,是平房。我看见墙头儿上有很多毛毛虫,它们的身上长满了毛,是绿色的,和柳絮的样子一样。看到这儿,我全身发抖,鸡皮疙瘩都出来了,飞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去了。 虽然我有时像男孩子,但我温柔,善良,懂得宽容,理解别人,可我有时也会耍小姐脾气。 有一次,有一位同学下课像风一般的跑,我正在散步,一不小心,把我闯倒了,头磕了一个大包,但我没有怪他,只是说了一句:“没事,下次小心点。”如果哪个同学摔倒了或哭了,我会帮助,劝他。姐姐或弟弟碰到不开心的事了,就会和我说心里话,我就会劝导她,和他说一些开心的事。 有一次,和妈妈明明说好的,一起去玩,但她反悔了,我就把所有书都倒在地上,说:“你要不带我去,我就不好好学习!”说着,我蹲了下来,两手插在腰上。妈妈见这,穿上衣服,便同意了。我不禁微笑起来,露出两颗白白的大门牙,赶快把书收拾起来。妈妈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这孩子啊!都这么大了,脸儿说变就变啊!”无奈的摇摇头。说完,我们就出去玩了。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是唯我独尊,很有个性。可老师说这样不好,我在中学一定要改,在初中有认识了很多同学,很高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理解题目《这样的我》的意思。不难理解,“这样”是一个代词,具体的指代内容要在作文中具体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文章中要条理地展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语言要流畅,有感染力,有真情实感。可以用小标题的样式布局,也可以用题记的样式展现。 点睛:命题作文,选材得当,至关重要。对于题目来说,范围有大小之分,对于所写的事件来说,意义有深浅之分。一般情况下,小题应该“大作”,大题应该“小作”。“小题大作”是指题目比较具体,涉及的范围较小,涉及的人数较少的作文,对这样的事件如果作深入地思考和挖掘,往往包含着普遍的、深刻的、给人启发和教育的道理。“大作”就是要在事件的意义、道理、说明的问题上下功夫,动脑筋,细思考、深挖掘;“大作”就是要“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言人所未言之言,道人所想道之理。  
推荐试题

(四)记叙文阅读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1.“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3.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说明文阅读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

②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③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1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④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⑥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⑦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力很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氘。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1.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

2.第②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任选一种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3.下列说法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重水之所以是重水,是与普通水相比而说的。

B. 与普通水相比,重水有重,冰点低,沸点高,密度在11.6℃时最大,溶解度大等特点。

C. 说重水是水,是因为重水与普通水在结构上都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说它是重水,是因为重水中的氢原子是重氢原子,与普通水相比又有许多不同的古怪的脾气。

D. 重水之所以有文中的这些用途,是人们利用了重水“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

《史记 项羽本纪》(节选)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②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 舣船,船靠岸边。② 面,侧面以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持短接战。    

②项王身亦十余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 江东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C.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D. 不忍杀之,赐公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其中“地方”是古今异义词,为“土地方圆”之意。

B. “项王笑曰”之中的“笑”,是对项王神态的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淳朴、真挚、重义的形象特点。

C. 这段文字写项羽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

D. 项王欲东渡乌江而未渡的原因是身披十余创,难以逃脱。

5.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