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文章。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该敬业?

3.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4.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5.“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答案:
1.第一要敬业。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引用论证(道理论证),证明“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4.不好,引用两个圣人所说的话,更有说服力。 5.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或者根据作者的分析所说的道理来概括其观点。本文段的开头即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根据题中的答点“为什么要敬业”梳理内容,找到句子“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引用名言也是说道理的一种方式。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找到题目所示的两句名言,了解其内容与本文作者所要证明的论点的关系。从论证的说服力方面来说明证据的丰富性有利于论证观点。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作者所说的“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句话的意思。“圆满”即“完美”。按照要求举出一例,并说明是怎样做到“圆满”的。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晨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

2.细读第②─⑥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第一次:失望;  第二次: ___________;  第三次:尴尬;  第四次: 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告诫人们,身处信息化时代,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

B. 警示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警觉和距离。

C. 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多点交流。

D. 劝导我们,即使社会复杂,人么交流方式各异,仍需待人以礼。

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阅读下文

听听“霾”怎么说

霾,席卷中国多个省市,人所公愤,恨霾入骨,人、霾矛盾激化,共同找老天评理。人,历数霾的万条罪状,罄竹难书,声泪俱下,老天动容。

霾异常委屈,认为没有人就没有霾,霾与人亲密无间,并大量列举工业排放、汽车排放、农业排放、工地扬尘甚至叼着香烟等人类行为。霾说,60年前的“伦敦雾都”已经警告了人类,你们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因为你们许多人心灵中没有环保的意识。

人们听说霾公然召开新闻发布会,纷纷围拢过来向台上的霾抛掷鞋子、臭鸡蛋,齐声高呼“滚下去”。霾平静地说,我可以滚,只要你们自觉环保,不抽烟,不乱砍滥伐,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不反反复复建了拆、拆了建,挖了填、填了挖,我马上就滚。刚才异常激动的人们支支吾吾起来。

人还是挺厉害的,人霾斗争异常激烈。人不断地开会,官员、专家不断地发言,在报纸、电台、网络、电视上,人们声势浩大,口诛笔伐。霾仔细听,仔细看,又乐了。

霾说,人不要污蔑霾,我是你们请来的,你们一边为霾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一边又叫霾滚,出尔反尔,做人咋这样不厚道呢?

看看中国煤炭消费总量,2012年就高达36.2亿吨,这不是霾的福音吗?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时,霾知道自己摊上大事了。9月份“大气十条”具体措施公布,这可是置霾于死地的措施啊,霾顿时被吓得霾容失色。可转念一想,它又眉头舒展。不碍事的,十条措施虽然有力,执行力又如何?

霾悄悄蛰伏下来,观望事态发展。只见许多人还是吞云吐雾地抽烟,开没有环保标志的汽车,在尘土飞舞的工地上大干,为了节省资金不上治污项目,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不用环保设施。霾嘿嘿一笑:原来如此,吓我一跳。

霾来如山倒,霾去如抽丝。去年11月底到12月初,一周内近半国土被雾霾覆盖,104个城市重污染。霾心满意足地盘点此次排山倒海、攻城略地的辉煌战绩,冷漠地傲视着人们,喃喃自语:如果不是冷空气重兵压境,说什么也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地盘。

霾讲到自己的历史时说,与我斗争,别指望速战速决。洛杉矶从____年第一次雾霾出现到____年出台《清洁空气法案》,经历了整整__年;伦敦人在雾霾中反思并成熟,经过__年的努力,我待不下去,才脚底抹油溜了。

有人问,多少年才能把霾赶走?霾说,关键要看你们怎样行动。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4日)

1.通读全文,文章借“霾”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霾的知识?请简要概括。

2.文中“看看中国煤炭消费总量,2012年就高达36.2亿吨,这不是霾的福音吗?”句应该怎样理解?

3.请品析文中“霾嘿嘿一笑:原来如此,吓我一跳”一句的妙处。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

【甲】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释】①低回:徘徊,留连。 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赞》)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⑴ 高山

⑵ 不能

⑶ 没则

⑷ 人不知而不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能至          不能察,必以情

B. 心乡往之        烨若神人

C. 当时荣          入无法家拂士

D. 想见为人        此之谓失本心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请结合【乙】文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