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乙】两段文字,完成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

注: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2)安用重法邪?                             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   翻译:                                    

(2)或请重法以禁之。      翻译:                                    

3.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答案:
1.无论:不要说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1)这个人一一对(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听到的事情。 (2)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3.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参考译文】【乙文】唐太宗)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于实际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①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②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①具言:详细地说.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句子翻译为:这个人一一对(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听到的事情。②或:有人;以:表目的,来.句子翻译为: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压迫,用选文二中的句子概括就是无“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

【甲】浅浅一杯茶,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大众一面来说,茶可以化腥解酒,待客迎宾。北京旧日的大碗茶是人们夏日解暑祛热的最佳饮料,茶馆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集会和交易的最佳场所,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中就可一见端倪。如今,老北京的茶馆大多销声匿迹,四川的茶馆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人们泡茶馆、摆龙门阵好不自在逍遥。从雅文化的一方面来说,“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他们在茶香中酝酿诗情,泼墨挥毫,颇多雅趣。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李清照“酒阑更喜团茶苦”,“赌书消得泼茶香”,俱都深谙茶中真趣。

南宋时期茶种和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明朝中后期日本高僧利休开创日本茶道,定下“和、敬、清、寂”茶道四规。知堂老人在《泽泻集》中曾对日本“茶道”有一精辟的解释:“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日本的追求“静思”与中国的追求“雅趣”成为东方茶文化的两大代表;在东方的土地上,     

【乙】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国饮”。而楹联作为最小单位的独立文学作品,浓缩了汉语的精华。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在与茶结缘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茶联,如“得与天下同其乐,      ”、“      ,茶自峰生味更圆”、“      ,书能香我无须花”、“汲来江水烹新茗,      ”等。茶联,堪称中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奇,不但有古朴典雅之美,而且有妙不可言之趣。

注:①知堂老人: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翻译家。自号知堂。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

1.对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葩(p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

B.葩(p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钩

C.葩(b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钩

D.葩(b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

2.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填入【甲】文第二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诗意、或禅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诠释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B.或禅意、或诗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诠释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C.或诗意、或禅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提供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D.或禅意、或诗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提供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3.下面四句分别填入【乙】文中横线处,可以构成四副茶联。请将这四句依次填写在横线上,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茶亦醉人何必酒       ②买尽青山当画屏

③不可一日无此君       ④泉从石出情宜冽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