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míng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jiè。她把良师益友介绍给我们,使我们认识qì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她把智慧勇气赐予我们,让我们从狭ài的山谷走向广阔无垠的草原。

 

答案:
铭 藉 迄 隘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的写法,比如“狭隘”中“隘”不能写成“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题。

呼唤“工匠精神”

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中国有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 有关专家表示,这个小小圆珠笔的困境,其实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困境。困境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缺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我们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工匠精神”的含义。瑞士制表匠工作时凝神专一,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期达到新巅峰。

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对此充分肯定,朱熹对此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最值得一提的是鲁班,他已成为“工匠精神”的典范。他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全神贯注,精益求精,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被奉为制造业的鼻祖,并成为历代工匠的榜样。而现在,社会心浮气躁,人们普遍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那些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就放弃了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以至于一支小小圆珠笔的生产也要严重依赖进口的技术和材料。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而中国的发展却必须要经历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在这样的时代,优秀的工匠跟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重每一个工匠,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请用一个完整的主谓句...概括。

2.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李克强总理参加座谈会写起?

3.文中多处使用了事实论据,请根据要求分析这些论据的作用。

(1)文章第四段、第五段举了瑞士和日本的例子,可否删掉一个?为什么?

(2)简析文章第六段提到鲁班有何作用。

 


(五) 阅读《春在行走》,完成下面小题。

①“莫辜负了大好春光。”妻一边拉着我往屋外走,一边说着。

②虽然我更向往构筑内心的春天,因为它比自然的春天要长久,且没有零落萧瑟的时候,但感受春时、沐浴春光也确实是一件爽快的事。

③于是揣起相机,骑上电瓶车,在乡村路上飞驰。春光就像一幅幅画卷在身旁展开。我在行走,春也在行走。

④走进一片桃林。桃花开得恣意,一串串结在枝身梢头,直而不奇崛,瘦而无雍态,让人想起如柳条倒竖。只不过柳条细叶似刀剪,桃枝带花如著妆,一绿一红,一妖娆,一妩媚,各自扮演着春的角色。有的花别出心裁,竟直接开在粗枝上,孤独成春,也是别有风景。

⑤在桃林中留连,四处张望着大好春色。野雉的“咕咕”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循声移步,竟在草丛中发现了踪迹。我端起相机靠近,再靠近,三米、两米、一米,一张、两张、三张……还是惊飞一树桃花,留下一窝雉蛋。我不敢动窝,怕野雉察觉,影响了它后代的繁殖。我轻轻地离去,希望它们早点破壳窥春,并在春天里留些歌声。

⑥走出桃林,天高地阔,满目苍翠,一派勃勃生机。妻子坐在石上小憩远眺,我却发现旁边的岩石上的一洞春景。一米见方的岩石中间,竟风化出一个斗大窟窿,如钵斜放,石底可见,可竟有一株植物就在少得可怜的土中,长出了枝蔓,伸出了“钵”外。

⑦种子也许是飞鸟衔落在这里,也许是风从别处刮来,但落到这个绝境之中,确实是它的不幸。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这让人不能不感叹坚守的意义。

⑧活着不只生存,活着必须有阳光,有春色。我不由得牵挂起在外打工的亲朋,为了生计,他们背井离乡,每年只有春天到来时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夏天的躁热,秋天的孤寂,冬天的寒冷,这些也许他们都不放在心头,可对老人照顾不周,对子女教育缺位,是他们心中深深的痛。我还想起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痛苦,那些痛苦常常像巨大的冰山覆压在人们身上。可他们还得忍耐,因为他们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⑨一朵黄花和蒲公英并立,我抓住机会按下快门,因为蒲公英随时乘风飘去,将春的讯息带往各处。这不,刚摄入镜头,蒲公英就无影无踪了。此时我更加笃信春是会行走的。

⑩人在行走,欣赏着不同春色;春在行走,走过了不同时节。我往春天走去,将一切蓬勃尽收眼底,让春光透进日渐颓靡的心房。春向春深走去,丢下一路零落,却是为了下一个更好的春光。

我不知道春行走的路径有多少条,但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从一粒种,到一棵芽、一根茎、一片叶、一丛花,尔后零落成泥,循环往复地坚实地走着,走进炎炎夏日,走进猎猎秋风,走进皑皑冬雪,再走出桎梏,走向阳光,走向自由。

春在行走,终会走出头。                        

(选自《池州广电报》,有删改)

1.“春”行走在不同的景物中,请结合全文内容填空。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 赏析第7段中的画线句。

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第8段中两个加点的“春天”的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春在行走”为题有什么好处?

4.阅读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文字,分析本文和《春》两篇文章写作目的的异同。

链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春》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

【古诗】

三年为刺史(两首)

【唐】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惭非甘棠②咏,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注释〗①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这两首诗是他离任时所作。②甘棠:周文王之子召伯有政德,传说他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追思他,以‚甘棠来称颂官吏的政绩。③饮冰食蘖(niè):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

【古文】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①;鱼藏于泉,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②。’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卿等宜思此语,用为鉴诫。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末:树梢。②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意谓祸福不是注定的,全由人们招引自取。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词。

(1)岂有思人    (2)皆由贪饵    (3)卿等思此语    

2.白居易从天竺山取走两片山石,离任时感到    ,认为伤害了自己的“     (填该诗中的两个字),没有做到如唐太宗所说的“     ”(填上面古文中的三个字)。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鸟 栖 于 林 犹 恐 其 不 高 复 巢 于 木 末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5.唐太宗和近臣说理,用了        的手法,意在鉴诫近臣们不要“     ”(填上面古文中的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