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答案:
1.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共2分。意对即可) 2.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共2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第二句内容是描写夏季松树长势茂盛,从落落”一词能看出,在此基础上即可理解“夏寒”中的“寒”字即表现松树茂盛而有浓阴有阴凉之感。 2. 试题分析:最后两句理解不难,从字面上即可理解其所描写的乡间田园生活,用几个词来概括这种生活的特点即可。
推荐试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⑹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⑺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⑻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⑼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20150331 24 版)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A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B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C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2.本文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说有什么作用。

4.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符号式笔记,摘录式笔记,剪贴式笔记,感想式笔记等。请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谈谈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秋光的涨幅

张晓风

⑴绿竹笋,我觉得它是台湾最有特色的好吃笋子这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根据。孟宗笋细腻芬芳麻竹笋硕大耐嚼桶笋幼脆别致但夏天吃一道甘冽多汁的绿竹冰笋真觉得人生到此大可无求了。

⑵然而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像蝉、像荷香、像艳烈的凤凰花……秋风一至便枯索难寻。

⑶但由于暑假人去了北美等回到台北便急着补上这夏天岛屿上的至美之味,那盛在白瓷碗中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的绿竹笋。

⑷我到市场上绿竹笋六十元一斤笋子重又带壳我觉得价钱太贵。

⑸“哎就快没了”菜妇说“要吃就要快了。”

⑹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仿佛我买的货物不是笋子而是什么转眼就要消逝的东西如长江鲥鱼如七家湾的樱花钩吻鲑如高山上的云豹。就要没了。属于我的这一生竟需要每天每天去和某种千百万年来一直活着的生物说再见,我们竟是来出席告别式的吗?

⑺绿竹笋很好吃一如预期。

⑻第二个礼拜我又去菜场绿竹笋仍在这次却索价七十元一斤了。第三个礼拜是八十元最近一次再问价竟是九十。

⑼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位美国博物学家艾文温·第尔他和妻子二人在二月末从佛罗里达出发做了一个和中国词人说法相反的实验宋词中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他们夫妻二人却自己开着车往北走竟然打起与春天同时北进的算盘。而且连春天的步行速度也被他们窥探出来了。原来春天是以十五英里的速度往北方挺进的。他们一路走走到六月到了加拿大边境才歇了下来好一趟偕春同游的壮举。

⑽原来“春天的脚步”这句话不是空话它是真有其方向真有行速甚至真的可以尾随追踪。

⑾同样的 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一百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往烟一缕。

⑿也许极热极湿极气闷也许还不时遭我骂一声“什么鬼天气!”但毕竟也是相与一场我会记得这阳光泼旺的长夏。

⒀绿竹笋想来会在贵到极点的时候戛然消失。秋天会渐深渐老以每周十元的涨幅来向我索价。

(选自《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1.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好吃的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只属于夏日,它的价格会随着“秋光的涨幅”不断上涨。

B因为最具有特色的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每天都有美好的东西消逝,引发了作者内心的伤感,从而心中微痛。

C艾文温·第尔夫妇对春天的态度是:除享受美好的春光外,更多的去追赶春光。

D文章通过写绿竹笋因为秋天快要没有了而涨价的事情,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绿竹笋的珍惜之情。

2.有人评价张晓风的散文说:“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请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3.阅读本文,你一定领略到“第三代散文家里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余光中的话)的魅力。张晓风能在极常见的景物中引发不同寻常的感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在本文中读到的情感。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恰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伯件,我也依得。”

本文段节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          的著作《       》,选段中写了一个          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武松有          的性格。

请再写出一个原著中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