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综合题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1.(1)探究结论:

2.(2)学校正在创建一个书吧,书吧两旁要悬挂一副对联,请补出对联后部分。

上联:学习

下联:阅读

3.(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论证,字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让心灵更深刻,并表现在气质与风度上。苏轼饱读诗书,使得他的诗词有一种豪放之气,他也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你的帖子:读书可以

 

答案:
1.(1)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1分),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1分)。 (结论合理即可。 2.(2) 示例:成就人生路 助推中国梦/铸造正气魂……(能构成对偶,意思连贯) 3.(3)示例: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观点明确1分,举例分析能支持观点2分,表达顺畅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各则材料,抓住主要内容,从“全民阅读的进展”这个方面来归纳结论。 2. 试题分析:根据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特点来拟写对联即可。 3. 试题分析:看清要求,表述观点和举出例子,根据示例表达读书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即可。
推荐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加点虚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尝闻天子怒乎             无案牍劳行

B.士必怒                       为佣耕,何富贵也

C.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有先生也

D.仓鹰击殿上                   怀怒未发,休祲降

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使人安陵君日          太守

B.天下缟,今日是也          吴广爱人

C.安陵君其寡人              时人莫之

D.否,非若                谓大同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说明文阅读

壮族“干栏”

(1)壮族村寨依山傍水,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干栏”即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2)“干栏”一次是壮语的音译,“干”是“上面”,“栏”是“房屋”,连起来就是“上面的房子”。其意与文献所记载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相符。

(3)“干栏”的建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一般分为全楼居住式、半楼居住式、地居式三类。全楼居住式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半楼居住式常出现在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平原地区。无论哪种居式,都分上层、下层和楼阁三个部分,在层与层之间用木梯连接,上下非常方便。上层为居住层;下层架空,专门用来圈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楼阁在上层的顶部,多用来储存粮食。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以增加使用面积。

(4)至于“干栏”的建造原理,虽然古籍上没有专门的论述,但相关的文献也能让我们悟出其中的道理。《太平寰宇记》有曰:“构木为巢,以避瘴气。”张华的《博物志》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更早的《韩非子》则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可见,“干栏”这种建筑形式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二创造出来的。

(5)如同汉族地区的村庄一样,在悠久的历史中,壮族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居住群落。这些群落是按家族、宗族相对集中 居住的需要来布局的,通常根据地势的特点顺势伸展,错落有致,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6)例如:从山脚到山腰依次排列若干个“干栏”,前后用带顶棚的飞桥连接起来,这往往是一大家子几兄弟分别居住的院落,称为“串联式”;而如果只有两排“干栏”,中间留出通道,两端有围墙及院门,形成相对封闭的长方形院落,则透露出氏族社会的遗风,称为“并联式”;而“辐射式”则多见于较宽阔的山脚,常与“串联式”相结合“干栏”自上而下展开辐射,中间留有石道,沿山坡直通家门。

(7)在坡度较大的山脚,人们常将屋基垒成“梯田式”,每一级“梯田”横向排列出若干“干栏”,平行伸展,上一排屋基与下一排屋顶齐平,形成了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根据《壮族通史》改写)

1.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总分顺序

2.下列对本文引用古籍资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引用古籍使文章更有说服力,通史也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B第②段有壮语音译词的阐释,也有古籍的引用,都是对“干栏”进行解说。

C第④段的三则引文,从不同的角度印证壮族先人创造“干栏”建筑的原理。

D本文引用的古籍,都是四字句,语言平实,集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下列对文中“干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干栏”氛围全楼居式、半楼居式以及地居式三类,只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才发现。

B“干栏”分成三部分,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存放农具和杂物,楼阁多储存粮食。

C“干栏”民居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而创造出来的。

D“干栏群落有一家几兄弟居住的“串联式”,也有透露出氏族社会遗风的“并联式”。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干栏”就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

B为了增加使用面积,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

C“干栏”群落按家族、宗族聚居的需要布局,常依地势特点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D“干栏”自上而下辐射,中间留有石道,形成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