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次阅读赏析
两个邮递员
王安忆
①再早的时候,我们这里的邮递员是一个清秀的男孩,说话十分温和,对人也亲切。每当谁家有汇款或者挂号信,他便在楼下一声一声殷殷地叫着,等那人终于被叫醒,从窗口伸出头来答应着,他就总是说:“你慢慢的好了,不要紧的。”在我们的信箱前边,时常的排满了自行车,他就一辆一辆小心地搬开,挤身进去往信箱里投信。我出了新书,便按了信封上投递员的名字签了名送给他,我觉得,假如他喜欢我的书,我会很高兴。他接过书便欣喜而温文地道谢。有时候,我从外归来,见他骑了绿色的自行车迎面而来,这样的时候,他就腼腆地低了头,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从我身边过去。只在万不得已时,他才对我说话:“王安忆,你的挂号我交给你家邻居了。”当我要谢谢他时,他便红了脸逃跑似地骑车走了。
②后来,他不再来了,接替他的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帽沿压在眼睛上,英俊的脸上发出一些青春痘。人们见了他就问道:“那个小孩怎么不来了?”他说:“对了,他不来了。”人们便惋惜地说:“那孩子多么好啊!”毫不掩饰对那男孩的怀念,却也并没怎么使他难堪。他总是每日两班按时来送信,有时候会把一叠信交给某个顺路的居民,请他帮忙捎上去,挨家发一发。如那人稍有难色,他就说:“帮帮忙啊!”有挂号和汇款时,他便在底下声嘶力竭地叫喊,一声比一声紧,催命一般,等人气喘吁吁拿了图章赶下来,他就埋怨道:“我这样叫,难道你还听不见吗?”有一回,我盖了图章,他将挂号递给我时问道:“你是王安忆?”“是的。”我说。“那你是政协委员啦?”他很激动似地嚷,然后又正色道:“那你对我们的工作提提意见?”过后,在马路上或弄堂里遇到他,他就会大老远地喊道:“政协委员,今天有你的信,放在你的信箱里了。”或是:“政协委员,今天没有你的信。”还有些时候,则说:“政协委员,上班去啊!”我被他喊得十分难堪,要制止他,他却已一溜烟地快乐地骑远了。有一次,他在递交了挂号信件时又一次要我给他的工作提意见,我就夸了他一句,不料他立即兴奋地说道:“那你给我写一篇报道。”他的很黑的眼睛在帽沿下闪着亮光,令人很不忍心拒绝他,可是却从心底里觉得这报道写起来有些困难。
③现在,我们这里的邮递员又换了一个白净的圆脸的女孩,说话很害羞,工作也负责,我问她:“新来的?”她小声说:“已经来了两个月了。”我不由得想:她是多么年轻啊!没有人问她那样的问题:“那男孩怎么不来了?”而此时我却想起了那第二个邮递员,遵他嘱咐写了这篇东西。希望他喜欢。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中对第一个邮递员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
第①段写的的邮递员的工作态度是耐心、细致、周到、负责。
作者爱憎分明,歌颂了第一个邮递员,强烈地批判讽刺了第二个邮递员。
第②段中写人们见了第二个邮递员就问道:“那个小孩怎么不来了?”,第③段人们见第三个女邮递员,没有人问她那样的问题:“那男孩怎么不来了?”,可见人们对第二个邮递员印象不好。
2.当第二个邮递员让作者为他写一篇报道时,为什么作者觉得有些困难?
3.本文写了三个邮递员,为什么却以《两个邮递员》为题?
4.作者在塑造第一个邮递员和第二个邮递员多处运用了对比写法,请具体分析一下。
5.假如你是第二个邮递员,看了这篇文章,会引发什么思考?
答案:
1.C
2.因为作者不忍心拒绝第二个邮递员的热切要求,但他的工作表现又没给作者留下良好印象,甚至他世俗的处世方式令作者有些反感,所以作者感到很困难。
3.因为前两个邮递员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文章通过对他们之间的对比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世故的处世方式的委婉批评的主题(表达作者对耐心的工作态度和纯真的处世态度的赞美也可)。第三个邮递员与这一主题无关,在文中只起引发写作动机的作用
4. 第一个邮递员是“在楼下一声一声殷殷地叫着”,第二个邮递员 “有时候会把一叠信交给某个顺路的居民,请他帮忙捎上去,挨家发一发”;第一个邮递员“ 殷殷地叫着”,对取信人说“你慢慢的好了,不要紧的”,十分耐心,第二个邮递员“声嘶力竭地叫喊”“催命一般”,对取信人说“我这样叫,难道你还听不见吗”,充满埋怨;第一个邮递员见了我是“腼腆地低了头”,第二个邮递员见了我是“大老远地喊”。
5.提示:能从工作态度、处世方式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文,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C错,作者对第二个邮递员不是批判讽刺,而是委婉批评。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在文中找到题中所示情节,根据具体的情节环境,从作者对第二个邮递员的态度和自己的职责特点来分析作者的心理活动解答。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梳理与三个邮递员有关的情节,从三个邮递员与主要情节的有关系和作者写作意图来分析解答。
4.
试题分析:抓住题中的答点“对比写法”,梳理文章内容,举例说明对比写作的作用。
5.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第二个邮递员”的行为表达和作者对其的态度,了解“第二个邮递员”的不足之处,谈谈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