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节选)和《史记》、《汉书》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秦)二世无道,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汉文帝)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其后七十年间,国家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上》

注:①阿房宫:秦朝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尚未建成即被项羽所焚。②严诛:严于诛杀。③赋敛:田赋,税收。④纪:治理。⑤刑戮相望于道:受刑被杀的人充塞道路。⑥何以台为:还要露台干什么呢!⑦慎夫人:汉文帝的宠妃,在宫中与皇后平起平坐。⑧亡:通“无”。⑨都鄙:京城和边邑,借指全国。⑩廪庾:粮仓。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__________

(2)寡助之                    至:__________

(3)吏能纪                    弗:__________

(4)慎夫人衣不地              曳: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召匠计之,直百金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的话说说秦二世和汉文帝治国的做法和效果有什么不同,体现了第一则材料中孟子所提倡的什么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限制 (2)极点 (3)不 (4)拖 2.(1)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汉文帝)召见工匠计算露台的花费,价值百金。 3.①秦二世刑罚严苛,赋税繁重,大兴土木。②百姓生活困苦。③汉文帝减轻百姓赋税,节省宫廷开支。④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富足,国库充盈。⑤施行仁政。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书下注解关于词语的解释,“域”为动词,翻译为“限制”;至为“极点 ”,“弗”为“不”,“曳”为“拖”。 2. 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翻译,注意“之”和“以”的用法,整句翻译为“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汉文帝)召见工匠计算露台的花费,价值百金”。 3. 试题分析: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两个语段内容相对比,可以得知:①秦二世刑罚严苛,赋税繁重,大兴土木②百姓生活困苦③汉文帝减轻百姓赋税,节省宫廷开支④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富足,国库充盈⑤施行仁政。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①中国的古典文学,凝聚了数千年中华大地的灵气。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共同谱写了一部中华文化的乐章,其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这部乐章中最美妙的音符。

②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作品之多、题材之广、内容之丰、技巧之精,都是空前绝后的。唐诗是大唐旺盛生命力迸溅的火花,走进唐诗,犹如走进春天的森林,万木竞发,生机勃然,异  纷呈,字里行间闪烁着热情和想象,跳动着自由和欢乐。初唐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1) ”,开阔大气,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吐出这样的豪情;开元初年王湾的“ (2) ,江春入旧年”,意境壮阔高朗,对盛唐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边塞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勾勒出塞外大自然的瑰奇壮丽、变  莫测;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李白靠天才的想象奏出了唐代诗歌的最强音,没有奔放、飘逸的才思,怎能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气势磅礴的诗篇?因此,他的诗作被称为“盛唐之音”。当胸怀国事、心系苍生的杜甫在长安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时,盛唐气象已经进入了尾声。

③两宋是词的黄金时代。天才的词人们文采斐然,又洞晓音律,每填一阕,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与诗相比,词更富性灵,以情胜,以韵胜,最是怡人心目。晏殊、欧阳修的小令是两宋词坛上第一批报春的花朵,柳永、李清照的词作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把婉约词推向了极致。北宋苏轼则首开豪放词派,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书挟海上风涛之气”。南宋辛弃疾继之,稼轩以词述报国之志,词风“慷慨纵横”,如他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 (3) (4) ”两句,热情歌颂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表现出词人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④元曲的出现,为_______的中华文学园圃里,又增添了一朵绚丽奇葩。它不仅是_______,而且是________。元曲曲牌名称大多俚俗,语言亦通俗活泼,如写一醉翁“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人物的酒醉狂态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融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从来没有一种诗歌体裁像它那样走近民间。

⑤明清是小说的繁荣时期。从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最后的辉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章回小说中的故事、人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个性化人物深入人心,如关羽的忠义无双、孔明的足智多谋、   等。在刻画曹操的     (性格)时,写了他谋刺董卓未成,亡命东行,途中误杀吕伯奢家属,后又将错就错杀了吕伯奢,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清代的《红楼梦》是一部天才的、又是精心构撰的巨著,在艺术上达到了中国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

【链接材料一】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唐宋诗人进行诗词创作,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链接材料二】

集句联是从前人的诗词文赋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词性、结构、平仄等要求组成对联。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集句难度不亚于深山探宝、苍海寻珠,作者非有较高文学底蕴不能驾驭。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在这方天地里,乐此不疲。

1.下列词语选自文中第段和第段。根据词典释义判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彩:颜色。花样,精彩的成分。    采:摘。精神,神色。

换:变换,更换。兑换。         幻: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奇异地变化。

肖:xiāo衰微。                 xiào相似,像。

禁:jīn 禁受,耐。忍住。        jìn 禁止。法令或习俗所不允许的事项。

A.异采纷呈   变幻莫测   惟妙惟肖(xiāo)   忍俊不禁(jìn)

B.异采纷呈   变换莫测   惟妙惟肖(xiāo)   忍俊不禁(jìn)

C.异彩纷呈   变幻莫测   惟妙惟肖(xiào)   忍俊不禁(jīn)

D.异彩纷呈   变换莫测   惟妙惟肖(xiào)   忍俊不禁(jīn)

2.阅读第段,对文中诗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春景比作冬景,春日盛开的梨花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诗句意境壮美,颇富有浪漫色彩。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运用反问高度赞美友人的才华,也劝慰、激励失意的朋友抖擞精神迎接未来,送别诗写得豪迈向上,明朗健康。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极言山之高峻陡峭,又写出了瀑布从高空直泻而下的壮观景象。诗句新奇真切,雄奇瑰丽。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花鸟人格化,在国家分崩离析、战火纷飞之际,花鸟也有感时事而流泪心惊,实则写出了诗人睹物伤怀的亡国之痛、离别之悲。

3.阅读第段,根据语意,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百花争艳      诗情画意      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

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A.①③④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②④③

4.阅读“链接材料一”,判断对下列诗句中“炼字”的分析,不恰切的一项是( 

A.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分析:着一“敲”字,写出了在月光皎洁、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敲门声惊动了归巢栖息的鸟,来反衬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B.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分析:着 “入”、“归”二字,不说红、青的颜色由桃花、柳叶所生,而是由外进入其中,颇富情趣,写出了春归大地,桃花初开和柳叶新生的盎然生机。

C.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分析:着一“卷”字,这里是“席卷”的意思,写出了北风从地面席卷而过,表现了太守率领的队伍千骑奔驰,借助风势,如磅礴倾涛,场面雄壮。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分析:着一“闹”字,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令人联想到杏枝摇曳、蜂飞蝶舞的美丽春光,写出了杏花开得繁盛的情状。

5.阅读“链接材料二”,判断下列各项不能构成“集句联”的一项是( 

A.举杯邀明月(李白)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

B.屏间记曲拈红豆(王彦泓)    石上题诗扫绿苔(白居易)

C.新荷出水双飞鹭(欧阳修)    碧草粘天一落鸥(杨万里)

D.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6.学校开设了古典文学选修课《诗乐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明清小说品读》,校刊小记者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行评价,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 

A.唐诗: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

B.宋词:怎一个“爱”字了得!

C.元曲:以俚俗唱尽百姓心声。

D.明清小说:绘尽世间百态,遍尝人生甘苦。

7.阅读第段和第段,在横线处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8.阅读第段和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三国演义》中贯穿着“尊刘贬曹”的思想,通过杜撰“杀吕伯奢”等情节塑造的曹操形象,与我们从正史记载中了解的“真曹操”是大不相同的。陈寿《三国志》中评价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老师请同学们就此写一篇评论,并用评论中的观点作为题目,你为这篇评论拟定的题目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和而不同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而同样出自《论语》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和而不同”?“和”即统一,和谐。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则、规范的前提下,承认、包容、尊重差异,以实现和谐幸福,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正视差异,包容差异,能够与自己个性、志趣、背景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在与他人交往,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幸福。这就好比一个乐队,需要有不同的乐手,使用不同的乐器,循着共同的乐谱,遵守指挥的节奏,才可以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反之,如果乐队成员都使用同一种乐器,虽然会整齐洪亮,但其单调乏味也可想而知。

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认同和尊重。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使我国56个兄弟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

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崇尚亲仁善邻,一贯坚持“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总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这就需要沟通,需要对话,正视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和而不同”的继承,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共赢的共同愿望,彰显了满分5 manfen5.com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外交智慧。

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平,这一切都需要“和而不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是对“和而不同”的最佳阐释。

1.分析全文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文章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提出中心论点:_____(1)__________,然后____(2)_________,接着从____(3)_____ 、____(4)______、___(5)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调观点并总结全文。

2.根据文意,下面两句话中最能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是____。(只填序号)

【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阅读《诱人的蓝色能源》,完成下面的题。

诱人的蓝色能源

  “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势。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满分5 manfen5.com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阔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1.文章开头从神话故事里的“龙宫”写起,有什么作用?

2.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蓝色能源有了哪些了解。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

【材料】

  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便只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