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shí),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1.选出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恶”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穷山恶水
B.既怀耻恶
C.穷凶极恶
D.深恶痛绝
2.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进一步阐释了“义”的含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谈一谈你对“义”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1)按照这种办法,那么可以用来保全生命,可是有人却不用。(2)年少时拜陈寔为师学习,因为品行高尚著称。
3.义,就是本心,有羞耻之心,有正义感,它比生命更可贵。义可以使人改正错误,普通人也可以不丧失,坚持下去就是圣人,并因此影响社会风气。
【解析】
1.“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恶是“厌恶”的意思,“深恶痛绝”中的“恶”是这个意思。
2.第一句翻译注意“由是”“可以”“而”“为”的翻译。第二句翻译注意 “师”“事”“以”“义”的翻译。
3.可多角度谈对“义”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如:从盗牛者的角度,知错改错是为“义”;从王烈的角度,宽仁敦厚是为“义”;从邻里间,人与人之间的有益影响,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是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