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诗歌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2分)

(2)请你简述这首咏史诗说明的道理。(2分)

 

答案:
(1)折戟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2)要想建树一番事业,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无能为力。 【解析】 试题分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 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从而揭示道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

文言文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悉以咨   水陆草木        B试用昔日    叹息痛恨桓、灵

C昭陛下平明之理 塞忠谏之路也    D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人不知不愠
3.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C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6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请你根据本文作者的身世经历,在横线上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下面这两句构成七言对偶句。2分)

为报恩           因扶汉            
6.学习此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2分)

 


议论文阅读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①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作者/刘戟锋,选自《 人民日报 》)
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B.数字化负面效应。

C.数字化信息泛滥。      D.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
2. 下列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举例论证)

B.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对比论证)

C.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比喻论证)

D.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引用论证)
3.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证思路:首先,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最后,指出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

B.第③段中画线词语中的“废”字具体指:创造力下降,注意力分散,亲情淡薄等。

C.选文是一篇驳论文。

D.作者对越来越多的人搬到“绿岸”小镇的做法认为是一种不客观和不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