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摇在地下,把腰胯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抢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水浒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的情节,不超过7 个字。(2 分)

2.文中“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 分)

 

答案:
1.(2分)景阳冈武松打虎(或“武松打虎”) ( 2 分) 2.(2分)描写了老虎的凶猛,( 1 分)衬托出武松的机智和勇武。(l 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人物名、地名和事件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先说明描写出的老虎的特点,再从衬托人物的角度来分析,要说明衬托人物什么品质,不能只是说“衬托人物”。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推荐试题




言默戒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旦而不鸣                        (2)皆足祸也                 

2.用“ / ”给下面句子断三处。(3分)

未 可 言 而 言 与 可 言 而 不 言 皆 足 取 祸 也 故 书 之 以 为 言 默 戒。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                           

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                          

5.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