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初见嵩山时什么样的心情?(2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初见嵩山时惊喜而又亲切的心情。 2.①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②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表现了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的画面。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诗歌,了解诗中所说景物的特点,抓住关键字词“豁我怀”理解诗人喜悦舒畅的心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清瘦”本是形容人的,作者用来写青山,一个“出”写出了动态。要点明拟人和以动写静的写作方法,说明其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注]①挽(wǎn),拉,牵引。②笏(hù),朝笏、笏板。③重榷(què)管,严格执行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④矧(shěn),况且、何况。⑤刬(chǎn),铲掉、剔除。

1.选出与“以易于挺身为民”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B. 不物喜,不以己悲  

C. 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D. 令辱之,激怒其众

2.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何易于亲自为刺史当纤夫的故事,赞扬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同时也显示了何易于的聪明才智。

B.何易于是一心为民着想,造福一方的清官;和崔朴扰民害民的不同品行 他们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何易于为了反对朝廷对百姓征收重税,纵火自焚,以示决心。

D.观察使最终没有弹劾何易于,说明他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官员。

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易于即笏         腰:            ②盐铁官奏重榷管   会:              

③吏死             止:            ④矧其赋以毒民乎   厚:        

4.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1)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2分)

(2)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