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①舟。易于即腰笏②,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③,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④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注]①挽(wǎn),拉,牵引。②笏(hù),朝笏、笏板。③重榷(què)管,严格执行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④矧(shěn),况且、何况。⑤刬(chǎn),铲掉、剔除。
1.选出与“以易于挺身为民”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何易于亲自为刺史当纤夫的故事,赞扬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同时也显示了何易于的聪明才智。
B.何易于是一心为民着想,造福一方的清官;和崔朴扰民害民的不同品行 他们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何易于为了反对朝廷对百姓征收重税,纵火自焚,以示决心。
D.观察使最终没有弹劾何易于,说明他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官员。
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易于即腰笏
腰: ②会盐铁官奏重榷管 会:
③吏止死
止: ④矧厚其赋以毒民乎 厚:
4.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1)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2分)
(2)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2分)
答案:
1.B
2.C
3.(1)腰:腰佩,腰间插着。(2)会:适逢,恰巧碰上(3)止:同“只”(4)厚:使……厚,增加,加重。
4.(1)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2)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
【解析】
1.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判断清楚例句中“以”的意思为“因为”,再与各项进行比较,用反选排除法,最后得出B选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大致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再将各选内容与短文文字一一比照,得出C表述有问题,不是“纵火自焚,以示决心”,而是“纵火焚诏,表示宁可冒流放之险,也不愿意厚赋毒民,征收茶税”。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有通假字,有使动用法,有古今异义,有名词动用,要注意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方春”“蚕”“宁”“毒”。第二句的疑问语气要译出来,翻译后疏通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