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综合性学习(共8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又发生一起7.0级地震。每次的受灾人口都达到数百万,受灾面积上万平方公里,死亡及受伤人员数以万计。地震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为增强同学们的地震防范意识,提高大家应对地震等灾害的自救能力,学校开展了“认识地震,提前防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后,地震学者们在重新收集和整理地震发生前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三则材料的基本信息。(3分)

【材料一】1976年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带的渔民就感到疑惑:原来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怎么一下被海水吞没了。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澄澄的海水,为什么变得一片浑黄?在不平静的海的深处,就像有一条传说中的龙尾在摆动,在搅动着海底深处的泥土。

【材料二】1976年7月26、27日间,唐山某竹林的竹子突然大面积开花衰败,松树叶也大面积的掉落。唐山某个地震研究所发现他们养的几棵含羞草出现了白天叶片闭合晚上舒展的异常情况,直到27日9时许他们养的含羞草全部闭合,28日3点42分53.8秒发生地震。

【材料三】1976年7月27日晚,唐山市郊栗园公社茅草营大队王财深夜12点钟看完电影回家,看见出门前总赶不进院子的四只鸭子,依然站在门外,一见主人,它们齐声叫起来,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撒着羽毛,摇摇晃晃地扑上前。王财走到哪儿,它们追到哪儿,拼命用嘴拧着他的裤腿。

基本信息:                                                         

2.在本次活动中,有小组经过搜集整理材料,提出在家庭防震中应注意的若干要点。请你指出哪两项与防震无直接关系。(2分)

①搞好邻里关系。

②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

③改变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的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

④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

⑤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

⑥睡袋提前准备好。

⑦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家庭防震中不必要的两项措施是:                                                (只填序号)

3.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后一句,请你补充前一句。(3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材料】

汶川“5·12”地震发生时,桑枣中学2200名学生和100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全部撤离。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该校叶校长说,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学生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宣传语:                            ,减少地震伤亡。

 

答案:
1.答案示例:自然现象异常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征兆)。 评分标准:3分。关键词“异常”1分,“地震”1分,“征兆或前兆”1分。 2.① ⑥ 评分标准:2分。一个1分。 3.进行防震演习(提前防震演习或“提前疏散演习”或“增加防震演习”)    评分标准:3分。 涉及材料1分,语意相关 1分,字数相同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找到共同的信息点,抓关键信息点“地震”“自然现象”,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抓住题干中“无直接关系”这一要求,逐项判断。 3.要根据后一分句的意思拟写前一分句,即提出“减少伤亡”的措施。宣传语语言要明确醒目。 考点:概括内容、内容理解、语言表达。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