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名著阅读(共3分)

“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孔子重“仁”,在《论语·泰伯》中提出“      ”,强调有志之士毕生都要奉行的准则;孟子重“      ”,《孟子·告子上》中用“鱼”和“熊掌”作比喻,提出“      ”的主张。这些至今还有现实意义。

 

答案:
①仁以为己任(1分)   ②义(1分)   ③舍生而取义者也(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