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综合性学习。(5分)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土地的管理。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土地危机!

班上将开展以“土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全班都行动起来,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的土地状况。

1.你将如何参与这项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几点科学用地的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实地调查;②查找资料;③采访主管部门;④上网查询。 2.略 【解析】 试题分析: 1.为了调查目前我国的土地状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①实地调查;②查找资料;③采访主管部门;④上网查询。 2.所提的建议,只要合理、能够实施即可。比如:①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②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④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⑤开展土地整治,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推荐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湿地:人类的生命之基(文/迟妍玮)

①全球湿地面积大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是重要水源地。湿地是水资源的贮存库净化器。其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可以有效贮存、滞留降水和地表径流,并补充地下水。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湿地还具有强大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

②湿地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有其他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③湿地能存水,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这样就可以保持流域水量平衡。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④湿地能优化环境,是因为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流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起着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⑤湿地,更是个大物种库。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

⑥据资料显示,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类。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鸟类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⑦湿地,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矿产及能源等自然资源,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莲藕等食物,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湿地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通运输能力。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选自《工人日报》)

1.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湿地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一句中加点的“如此”指代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句中的“据初步调查统计”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与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2分)

【链接材料】1978年,我国拥有湿地面积309 297平方公里,其中,1978年到1990年减少66273平方公里,1990年到2000年减少28475平方公里,2000年到2008年减少6652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的农业活动和近30年来的经济开发,我国东部的平原地区天然湿地几乎不复存在。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也已不到新中国初期的三分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把世界搬回我的小山村(文/小黑)

小时候,虽然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但我能明显地感到,我的家里很穷,比村子里任何一户都要穷。但是,父母好像都对此并不在意。

家里虽然很穷,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外出的人回来,总会带礼物。

我上初中时,二姐要到北京去读大学了,我和爸爸到县城的火车站送她。我摸着锈迹斑斑的绿色火车皮,对二姐羡慕得不得了。放寒假时,姐姐从北京回来了,带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一兜一兜,花花绿绿,箱子被撑得鼓鼓囊囊。真难以想象她背着它们上公交,下地铁,坐火车,甚至要在雪野中步行,才回到我们这个贫寒的家。

二姐带回家的有糖炒板栗,用牛皮纸袋子兜着。在我们的小县城,我从来没有见过巧克力,我们那个时候都吃那种透明的水果糖,像玻璃一样硬,又甜得要死。巧克力不用费力嚼,就融化在嘴里了。那时我连县城也还没有独自去过,身上的零花钱最多只有十块。此外二姐还带过徐福记的萨其马,稻香村的糕点,童话书《小王子》和小说。从二姐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中,我幻想着遥远的北京。北京应该很大吧,我想她肯定想把它搬回我们的小山村,让我们都看一看。

三年后,三姐也去北京读书了。假期她们两个搭伴回来,带的东西就更多了。有一年,三姐拖着一个大皮箱回来了。妈妈打开箱子一看,哇,全是北京烤鸭。数了数,竟然有十只!那年过年,远近的亲戚都收到了三姐带回来的烤鸭。

三姐还会带画和剪纸回来,都是她自己空闲时画的和剪的。我和妈妈把她的画和剪纸贴在墙上、窗户上、院子里的树上,有时还贴到别人的家里。见到的人都夸:三妞的手真巧啊!

又过了几年,我也要离开家乡外出读书了。我没有去北京,去了四川。第一个寒假回家,我买了一大包四川特色的牛肉干,千里迢迢,背回家去,结果却遭到了冷落。我家的大部分成员已经习惯吃素了,只有我和二姐很高兴,装作无奈的样子,把那些肉干全部消灭了。

暑假时,我买青枣回去。买的时候脆生生、绿油油,我把它们一个个整齐地码在鞋盒子里,小心翼翼拖上火车。到家后依然发现,它们早在途中挤烂、变质了。

我还带过柚子回家。装在包里,包被撑得鼓鼓囊囊。爸爸从来没见过柚子,他很高兴地把它的皮去掉,结果发现,果肉里都是硕大的种子,果肉倒只有那么一点点。姐姐说你不会挑柚子啊?我说,这还是我第一次吃柚子呢。

有一年冬天,学校的门口开始卖保暖内衣。以前我们在家都只穿秋衣秋裤,薄薄的,我想保暖内衣肯定很暖和,于是买了两套,带回去给爸妈。妈妈看着我带回的“新鲜货”发愁:你买这个干啥啊?我把它拿给你姨穿吧。想一想,又改变了主意:还是拿给你舅妈穿吧。过了一天她又变了:看着挺好的,拿给你姑姑穿吧,就说是外甥女买的。两天之内,妈妈把亲戚们都念叨了一遍。

我去西昌玩,带荞麦茶回去,没有人喝,一直放在柜子被遗忘的角落,最后被灰尘覆盖。我从青海带奶酪回去,大家都说真膻就丢掉了。我从西藏带藏茶回去,爸爸说味道还可以,可是再也没有动过第二次。我从珠海带榴莲糖回去,所有的人都说,真是哩,没有见过榴莲,怎么那么臭啊,连糖都那么臭。我还带过鱼肝油、膏药、芒果,带过菠萝蜜鼓鼓的种子。那么多的东西,他们见都没有见过,我要把它们带到他们面前,让他们知道世界有多么的宽广和丰富。

其实这个带礼物的习惯,我们可能都是从爸爸那儿“继承的”。在我还小的时候,去一次县城很不容易,如果爸爸去了县城,回来一定会带一些吃的给我们。

又到了快要回家的时候。我怀里揣着钱在街上走,很多的钱,因为我已经工作了。一边走一边琢磨带些什么东西回去。可是,每一次我伸出手去,都会疑惑,这是他们需要的吗?

是啊,他们好像什么都不需要。他们的生活那么简单而朴素。原来,我一直想把世界搬回我的村庄。但是我也渐渐明白,关于那里的记忆,才是只属于我的整个世界。

(选自《羊城晚报》2012年8月4日)

1.“带礼物的习惯”是一种“继承”,说说具体体现在文章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详叙二姐、三姐和“我”从外地带回村庄的各种东西,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一直想把世界搬回我的村庄”,但又明白“关于那里的记忆,才是只属于我的整个世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赏析文中划线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4分)

添字采桑子(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②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B. “窗前谁种芭蕉树”意为: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C. 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

D. 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 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深处。

C. 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气氛。

D. 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