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7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③粥不充,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②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③饘:zhān,稠的。④日昃:太阳偏西。昃,zè。

1.解释加线的字或短语:(5分)

(1)岸芷兰 (                     )   (2)春和明(             )

(3)以水沃面(                    )   (4)巴陵胜状(             )

(5)既长,知其世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                                                                            

3.【甲】文末节中“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3分)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的具体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5分)

                                                                                 

                                                                                

                                                                                

 

答案:
1.(1)水中小洲;(2)日光;(3)就;(4)胜景;(5)已经长大了,长大以后。 2.(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治理)天下的志向。 3. “二者之为”指迁客骚人因阴悲和因晴喜的感情,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共3分。“感情”得2分,“态度” 得1分,意对即可) 4.“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鳇粥不充,日昃始食”说明范仲淹是个刻苦好学的人;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说明他是个敢于立志.目标明确的人;从“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中看出他是个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答到一点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景”的解释需注意积累,应译为“日光”。“既”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字,此处应译为“已经”,“既长”当然是“已经长大”。“汀、辄、胜状”都是常规用法,有识记即可。 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得无异乎”“大通”“旨”,“得无异乎”整体上是问句,应译为“怎么能有所不同呢”。“大通”即“领悟”,类似的词语代替即可。“旨”即主旨,要义。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3.结合上文可知,“二者”指上文的“因阴悲和因晴喜”“因物而喜,因已而悲”的“迁客骚人”。“二者之为”即“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因已而悲的两种情感(心理)”。作者赞颂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古仁人之心,因此对此“二者而为”是否定的。 4.从甲文可知,范仲淹是一个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有远大抱负的人。从乙文中范仲淹读书的情节可知,他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同时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小题。(22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赋其二

(2)今吾为之十二年

(3)盖一岁之死者二焉

(4)以夫观人风者得焉

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                            (    )

 A 悍吏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心          B 殚其地之——郭相扶将

 C 未若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 鸡狗不得宁焉——我之死,有子存焉

3.用现代汉语写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                                                                      

4.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5.第四段文字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                  ”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

6.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

答:蒋氏的两次“戚”:第一次:                                                     

第二次                                                                             

作者的两次“悲”: 第一次:                                                       

第二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值2013年元旦来临之际,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要求各班级自行组织“庆元旦”文娱活动。该通知公布后,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但也有人说:“学习这么紧张,花时间搞活动,太划不来了。”

1.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驳斥对活动持异议者的话 。(2分)

                                                                              

2.活动后某同学就此为校报写了一则消息,但画线处都有语病,请你为他改正。(3分)

①为了活泼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值2013年元旦来临之际,我们九(3)班组织了“庆元旦”文艺晚会。②晚会十分成功,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与。③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朗诵、相声、小品、合唱等。④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全班热烈的喝彩声,有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在晚会上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让大家对他们刮目相看。⑤晚会之后,立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①句改为                                                                       

③句改为                                                                      

⑤句改为                                                                      

 



阅读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嗽着,动了动眉毛。“不错。 ……这是谁家的狗?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出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祸的人看看!现在也该管管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们了!

 ……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这几段文字描写了奥楚蔑洛夫的(     )等方面。

A.语言、动作、神情    B.语言、动作、心理

C.语言、动作、外貌    D.外貌、心理、动作

2.“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与前面文章中描写奥楚蔑洛夫神情的语句“拧起眉头”形成对比,这一对比有什么表现作用。(    )

A.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不仅看出奥楚蔑洛夫媚上到无耻的地步,更可以看出他“变色龙”的本质。

B.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作为警官很为难

C.说明奥楚蔑洛夫跟将军的哥哥很熟

D.说明奥楚蔑洛夫因将军的哥哥而恐慌害怕。

3.文中奥楚蔑洛夫两次说“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表现了他(     )

A.故作惊讶,向上级讨好、献媚。

B.听到将军哥哥的到来,感到惊奇。

C.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的哥哥而恐慌害怕。

D.自责自己粗心,不知道将奥楚蔑洛夫军哥哥的到来。

4.奥楚蔑洛夫夸赞小狗及与狗说的一番话,联系全文看,表现了他(      )

A.对小狗的喜爱。  B.对上阿谀奉迎的卑劣无耻的丑态。

C.变色龙的本质。  D.媚上欺下以及变色龙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