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①无数次邂迢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文人华美、隽永的诗文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1.第二段中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根据全文,说说荷创造了哪些生命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写出第8段中的加点的“精神的种荷者”的语境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第5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塘边,作者意味深长地发问:“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这句问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出了荷的哪些品质?自古以来具有“荷”精神的名人不计其数,请列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在干涸的河塘中依然顽强生长。②沉睡千年的荷种依然能够发芽。③狂风暴雨不能阻碍荷的傲然生长。④即使在风雪中仍旧坚强不屈。(4分) 2.(1)不慕荣华、品德高尚的人。(2分)(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恶劣环境中荷柔媚明艳、从容、洒脱、不屈抗争的高贵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4分) 3.今夜,还有谁能像我这样静下心来,领悟、学习荷的高贵品质?问中既有以当代“精神的种荷者”自许的自豪,也有难觅远离物欲、恪守淡泊的爱荷知音的无奈。意思对即可。(4分) 4.(1)写出了的临危不惧、坦然自若、勇敢执着、不屈不挠、洗尽铅华、风清骨俊、典雅端庄、等品质特征(2分);(2)文天祥临死也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的诱惑。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第3段的内容概括出“在干涸的河塘中依然顽强生长”;根据第4段的内容概括出“沉睡千年的荷种依然能够发芽”;根据第5段的内容概括出“狂风暴雨不能阻碍荷的傲然生长”;根据第6段的内容概括出“即使在风雪中仍旧坚强不屈”。 2.(1)根据第8段“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这几句话来概括“精神的种荷者”的语境义,如:不慕荣华、品德高尚的人。(2)作者为了表现荷在恶劣环境中荷柔媚明艳、从容、洒脱、不屈抗争的高贵姿态,用了形象的比喻,把作者对荷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3.这句话是一句疑问句,意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今夜,在这荷的世界中,有谁会像我一样,静下心来,来领悟荷的精神呢?这句话,有效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4.根据“在干涸的河塘中依然顽强生长”“沉睡千年的荷种依然能够发芽”“狂风暴雨不能阻碍荷的傲然生长”“即使在风雪中仍旧坚强不屈”这几个方面概括出“荷”的品质,如:临危不惧、坦然自若、勇敢执着、不屈不挠、洗尽铅华、风清骨俊、典雅端庄等品质特征。在历史上,精神的种荷这数不胜数,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的阅读能力。
推荐试题

阅读《鼎湖山听泉》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问题。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高,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1.文中所描写的泉声有什么独特的美?                                        

2.“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这别有的“滋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中的“融”和“滤”用得好不好,请选择一个进行分析。                                                         

4.下面一段文字描写瀑布,与上文描写泉水相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作简要分析。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