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何京

①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钝,它们不仅聪明,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有的甚至是数学“天才”。

  ②在动物的生活习性中也蕴含着相当程度的数学原理。A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正弦函数图形。它的脊椎像火车一样,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节与节之间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如果把每一节的平面坐标固定下来,并以开始点为坐标原点,结果发现蛇是按着30度、60度和90度的正弦函数曲线有规律地运动的。

  ③小小蚂蚁的计数本领也不逊色。英国昆虫学家光斯顿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将一只死蚱蜢切成小、中、大三块,中块比小块大1倍,大块又比中块大1倍,把它们放在蚂蚁窝边。B10分钟工夫,有20只蚂蚁聚集在小块蚱蜢周围,有51只蚂蚁聚集在中块蚱蜢周围,有89只蚂蚁聚集在大块蚱蜢周围。蚂蚁数额、力量的分配与蚱蜢大小的比例相一致,其数量之精确,令人赞叹。

  ④科学家发现鸬鹚会数数。中国有些地方靠鸬鹚捕鱼,主人用一根细绳拴住鸬鹚的喉颈。当鸬鹚捉回6条鱼以后,允许它们吃第7条鱼,这是主人与鸬鹚之间长期形成的约定。科学家注意到,若渔民偶尔数错了,没有解开鸬鹚脖子上的绳子时,鸬鹚则动也不动,即使渔民打它们,它们也不出去捕鱼了,它们知道这第7条鱼应该是自己的所得。

  ⑤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制图工具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来。

⑥美国动物心理学家亨赛尔博士在试验时先给动物以错误的信息,然后观察它们做出的反应。他曾连续一个月给100只加勒比海野猴每天一次分发2根香蕉,此后突然减少到分发1根香蕉。此时,96%的野猴对这支香蕉多看了一两遍,还有少部分猴子甚至尖叫起来表示抗议。美国动物行为研究者也做过类似的试验:先让饲养的8只黑猩猩每次各吃10根香蕉,如此连续多次。某一天,研究人员突然只给每只猩猩8根香蕉,结果所有的黑猩猩都不肯走开,一直到主人补足10根后才满意地离去。由此可见,野猴和黑猩猩是有数学脑瓜的。

  ⑦长期以来,包括科学家在内的所有人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数学概念和进行计算的能力,而通过观察和实验才了解到,动物的智慧同样是不可小视的。

1.全文介绍了哪些具有数学头脑的动物?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数学天才”?(5分)

                                                                              

                                                                              

2.文中画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A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正弦函数图形。

                                                                              

B约10分钟工夫,有20只蚂蚁聚集在小块蚱蜢周围,有51只蚂蚁聚集在中块蚱蜢周围,有89只蚂蚁聚集在大块蚱蜢周围。

                                                                               

3.“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制图工具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来”一句中的“即使”“也”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动物的智慧同样是不可小视的。”读了上文,相信你对动物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号召人们保护、善待动物。(要求用到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案:
1.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正弦函数图形;蚂蚁的计数本领高超;鸬鹚会数数;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野猴和黑猩猩有数学脑瓜,会计量。 2.A句:举例子。列举蛇的例子,说明在动物的生活习性中蕴含着相当程度的数学原理。 B句:列数字。具体说明蚂蚁数额、力量的分配与蚱蜢块大小的比例高度一致,突出蚂蚁计数之迅速、精确。(指出说明方法1分,说明作用2分) 3.不能删去。“即使”“也”连用,表示假设关系,把人们用工具画图与蜘蛛结网进行虚拟比较,突出蜘蛛网的匀称。 4.示例一:亲近动物,享受生活。示例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地球上不只有人类!(答案不唯一) 【解析】 试题分析: 1.审题后可分两步作答,也可将两步合二为一,综合作答。如分两步作答,全文介绍了蛇、蚂蚁、鸬鹚、蜘蛛、野猴和黑猩猩等具有数学头脑的动物,然后,把它们的数学天才依此提取出来。 2.第一个句子中的“比如”是举例子的标志,第二个句子中的“10分钟、20只蚂蚁”等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一般说明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前面的语句(中心句),结合语境分析出其作用即可。 3.去掉“即使”“也”读一读,看句子有什么变化,然后把这种不同表述出来即可。比较后可知,“即使”“也”连用,表示假设关系,没有人真正去画,但可以突出蜘蛛网的匀称。去掉后与客观实际不符。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一种修辞,“号召人们保护、善待动物”即可。可运用对偶,两句话共同表达这种意思,如“关爱动物,善待朋友”;可运用比喻,如“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考点: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
推荐试题

【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乙】高宗(即乾隆)巡幸至扬州,时江某为盐商纲总,承办一切供应。某日,高宗幸大虹园,至一处,顾左右曰:“此处颇似南海之琼岛春阴,惜无塔耳。”江闻之,亟以万金贿近侍,图塔状。既得图,乃鸠工庀材,一夜而成。次日,高宗又幸园,见塔巍然,大异之,以为伪也。即之,果砖石所成,询知其故,叹曰:“盐商之财力伟哉!”

注:大虹园毁于清末战乱,白塔尚存,即现今扬州瘦西湖白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4分)

坡植牡丹、芍药(     )      ②卧房外 (     )

左右曰       (     )      ④得图 (     )

2.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以”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幽阴深邃奇                         B.俱以假山显

C.亟以万金贿近侍                        D.以为伪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②江闻之,亟以万金贿近侍,图塔状。

                                                                              

4.

【甲】【乙】两文所写内容都与园林建筑有关,但表现的主题不同,请说明。(4分)

【甲】                                                                        

【乙】                                                                 

 



综合实践活动。(9分)

时代呼吁雷锋精神,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纪念并学习雷锋同志的活动,请你也来一起参加吧。

活动一:召开“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班会

1.请你为班会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2.围绕主题,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三个活动环节(主持人开场白除外)。(3分)

环节一:________________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做回小记者

3.“雷锋节”前后,不少扬州市民到流动采血车上无偿献血。假如你是我校文学社的一名小记者,采访一位正在无偿献血的大学生,你会怎么说?(2分)

                                                                                 

                                                                              

活动三:接过雷锋的枪

4.学习雷锋,重在行动。你准备怎么做?写出你的两个计划。(2分)

计划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划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