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② 老师出了道作文题,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

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月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③ 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

④ 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

在此献身。

⑤ 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⑥ 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

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⑦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

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有通电。

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体交叉桥。

⑩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有块厚厚的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⑾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主人公是谁?(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⑦“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的含义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⑧中写道:“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买回了一箱蜡烛。”

这里蕴涵了老师哪些心理活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⑩中“老师的老师”指谁?老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写“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却执意不用灯,偏要点上蜡烛,

其用意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8分)

A.本文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文段⑨中“十多年过去了”一句在全文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本文在刻画渡工和老师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但没运用语言描写。()

C.本文借助衬托、对比、照应等表现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

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用了抒情、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

 

答案:
1.第一件事是老师让学生以《渡工》和《你眼中的老师》为题写作文 第二件事是工程师请老师和渡工去参加立交桥的奠基典礼。主人公是:渡工与老师 2.老师就像渡工 3.老师为有这样能理解自己的学生而欣慰。同时买回一箱蜡烛一来帮助学生用以照明,同时也蕴涵着为了学生老师愿意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而奉献自己。 4.“老师的老师”就是指“渡工”。因为老师也从渡工身上看到了崇高的无私的奉献精神而十分钦佩且深受启发。 5.纪念师生曾经度过的那段时光,表明自己也要学习老师为社会作无私的奉献。 6.A、×    B、√   C、√    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和辨别主人公的能力。文中以十多年未界限,前后各叙述了一件事,十多年前“我”的身份是学生,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十多年后“我”的身份变成“工程师”,在“我”身上有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考虑到这些,两件事的内容就出来了。对于文中主人公的把握,要看文中重点刻画的是谁,就能区分开来了。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联系前文“我”曾在写《渡工》的作文中把“老师”比作“渡工”,在“我”心目中,老师就如渡工一样,把莘莘学子渡到知识 海洋的彼岸。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揣摩 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不能理解老师因为学生没按要求写作文而生气,而应理解为:老师明白了学生的心意,在学生心中老师就像渡工,老师也愿意做渡工。“蜡烛”的特点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买回一箱蜡烛,主要是方便学生照明,老师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做法,如同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自己的一切。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从“奠基仪式上”对两位白发老人的手的描写就能知道“老师的老师”是指“渡工”;由文章第二小节对渡工的描写可知渡工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师之所以毫无怨言,十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前,是从渡工身上看到了崇高的无私的奉献精神而十分钦佩且深受启发,所以“渡工”是“老师的老师”。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师生久别重逢,回忆过去师生相处的美好时光,作为学生,“我”当然不会忘记老师买回一箱蜡烛,全班学生在烛光下学习的情景。 工程师在奠基典礼上特意请老师参加,说明学生没忘记老师的教诲,当晚在酒会上“工程师却执意不用灯,偏要点上蜡烛”不仅仅是重温旧时光,而是表明一种决心:以老师为榜样,像蜡烛一样为社会、为他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A:“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句没有承上的意思,只有启下的作用;B:本文在刻画渡工和老师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这些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例句,“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有块厚厚的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属于外貌描写,“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属于行动描写,“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一箱蜡烛。”既有行动描写,也有心理描写;文章没有直接写人物语言,只有间接写了几句。C:文章以渡工衬托老师,奠基典礼上对两位“老师”的手惊醒了对比描写,文章在内容上前后照应;D:文章没有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推荐试题


探究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拜月说: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嫦娥说: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嫦娥便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驱除鞑虏说:有人认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1.根据上述内容,概况一下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说法中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助网络媒体和报刊,查找一下关于中秋的来历还有哪些说法?请写出一个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