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选出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 (     )

A.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B.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比拟得出呢?

C.小河对岸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竣工后园林管理局的人来问他,人行道应该修在哪里?

 

答案:
D 【解析】略
推荐试题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完成13~18题。

沙漠玫瑰

龙应台

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沙漠里,很难下一场雨。没有雨水,它就不能完成生命的周期。于是,它就等待,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降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桠,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等积蓄的雨水没有了,它就又一次收缩起来,等待下一场降雨。

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⑨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⑩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摘自《智慧背囊》)

1..作者在第③、第④段详细描写了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请你赏析这段文字。(3分)

2..对于沙漠玫瑰的开放,为什么“我们”惊喜得大叫而邻居却无动于衷呢?(3分)

3..第⑧段写道:“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请问“起点”在这里含义究竟是什么?(2分

4..请谈谈你对第⑧段“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这句话的理解。(3分)

5..作者通过描叙关于沙漠玫瑰的开放,说明了一个什么哲理?

6..从沙漠玫瑰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一)议论文阅读(8分)阅读以下文章,回答10~12题。

简单与复杂

马德

⑴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

⑵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

⑶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摊子事,人们并不在意这摊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干多少。人类有大智慧,因为对得失斤斤计较,最后都变成了小聪明。

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很复杂,才有了尔虞我诈,才有了                 。纷繁的尘世其实也很简单,由于人类情感很复杂才有了书剑恩仇,才有了离合聚散。

⑸人生之简单,是生命巨画中的几笔线条,有着疏疏朗朗的淡泊;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轮薄月,有着清清凉凉的宁静。

⑹人生之复杂,是泼洒在生命宣纸上的墨迹,渲染着城府与世故;是拉响在生命深处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挥不去嘈杂与迷惘。

⑺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生活中常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过得很简单;生命常得大愉悦,一定是心灵纯净到不复杂。

⑻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⑼人,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穷的时候简单,变阔了复杂;落魄的时候简单,得势了复杂;看自己简单,看别人复杂。

⑽一眼望到底的,似乎很简单。一口百年古井,幽深,澄澈,也可以一眼望到底,但这口古井,本身却并不简单。人也一样。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一眼望到底,并不是因为他太过简单,不够深刻,而是因为他太过纯净。一个人,有至纯的灵魂,原本就是一种撼人心魄的深刻。这样的简单,让人敬佩。

⑾有的人云山雾罩,看起来很复杂,很有深度。其实,这种深度,只是城府的深度。这种复杂,是险恶人性的交错,而不是曼妙智慧的叠加。  

⑿人生,说到底,简单的只是生死两个字,但由于有了命运的浮沉,有了人世的冷暖,简单的过程才变得跌宕起伏、纷繁复杂。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是人为的愚蠢;把复杂的事看简单了,是自然的聪明。  

⒀简单,是生命留给这个世界的美丽的形式;而复杂,是生命永远无法打捞的苍凉的梦境。

(摘自《读者》)

1..请在第⑷段划线处填上适当的成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2..本文主要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仿照第⑸段或第⑹段的句式续写一个分句。(3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1分)

目  送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向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去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作者:龙应台  选自《目送》 有删减)

1..作者在文中叙述了三个目送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三个故事的内容。(2分)

                                                                                  2..本文文字质朴隽永。请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

                                                                                     

3..文中不止一次提到“门”,请说说第⑧段波浪线句中加点词“门”的含义。(2分)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在第三个故事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第⑨段画线处省去了原文的结尾。请你拟写一个符合本文意蕴的结尾(不超过90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