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写作天地。(55分)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总有一些人和事,给你的心灵烙下了深刻的印迹。如电闪雷鸣,如阳光雨露,如山重水复,如柳暗花明。想起它,会使你感到激奋、振作,或羞愧、内疚、留恋……请你以“留在心头深处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充一个完整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答案:
留在心头深处的忏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七夕之夜,正当人们“卧看牵牛织女星”时,违命侯李煜,端着御酒,吟着新词,踱到栏边,“深院静,小庭空”这良辰美景,对李煜,既意味着是生日,又意味着是祭日,人之将终,其言必善,此时,放荡不羁的李后主的思绪,也回到了不堪回首的过去,他正深深地忏悔着。 奈何生在帝王家!普通的亲情、友情,都被蒙上了权势欲望的色彩,仅仅因为重瞳,就引起了长兄的嫉妒,平凡的兴趣爱好,都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扼杀。“一壶酒,一竿纶,世间如侬能几人!”在长江淮水做一个渔父,在钟山莲峰做一个隐士,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可是,五个兄长先后死去,他成了一个屈辱的帝王。 苟且偷生实可鄙!身为一国之君,不知奋发图强,与劲敌北宋逐鹿中原,却待在后宫补写《霓裳羽衣曲》,为大周后起舞,与小周后私会。原本空虚的心灵,被荒靡无聊的《菩萨蛮》所填满,难怪韩熙载会失望归家,国家全靠割地、赔款、贿赂、称臣勉强支撑。然而,当时的他却满足了。想起来,是多可悲的事呀,假如励精图治,20年后,尚不知鹿死谁手! 助敌害己更不该!当宋太祖灭蜀之计,就有大臣提出趁机攻打北宋,然而李煜,不但没接受意见,反而斩杀大臣,这是敌国之福。本想讨得宋太祖欢心,没想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南唐的失意文人樊若水,造出天下第一浮桥,北宋貔貅顺利跨过长江天堑,而此时的李煜,还在庙内听经。“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雨打归舟泪万行”、“不堪闲坐细思量”。 人要有骨气。可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却以心疏名利自慰,宫廷宴会上,宋太祖取出折扇,他便即席赋诗,得到了“好一个翰林学士”的称赞,却失去了最基本的羞恶之心。屈辱,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直到那杯毒酒到他的手中,他才有所悟。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今日之忏悔,来得太迟,对过去,不会有影响,对现在,不会有改变,“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是徒劳的。今日之忏悔,无人能听,但是,对自己,只觉如释重负,对后人,但愿也有警示作用,却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忽微积祸患,逸豫招亡身。李煜苦笑着,举起了酒樽…… 【解析】作文批阅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55分、卷面5分)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悉如外人:                 ②便要还家:               

③选贤与能:                 ④不独子其子: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男有分,女有归。

 

 

3.根据甲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1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4.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2分)

 

5.甲、乙两文都给我们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仔细阅读后试比较异同。(可以从内容和写法上等方面思考)(4分)

 

 

 


阅读下面精美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请你一定相信,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大学时的好友假期出游,顺路来看我,就在家中住了几天。正遇上老公出差,孩子感冒,我忙得不可开交。几天下来,她感慨道:“看见你这样忙忙碌碌、身不由己,我是决不敢要孩子了。”

      我一愣:“你都看见什么了?”她同情地说:“看见你一日三餐,洗煮烧煎,比保姆做得还辛苦;看见你冲锋陷阵,又接送孩子上学,又忙工作,几乎变成机器人;看见你凌晨两点还不能安歇,要给孩子喂药喂水,像个苦役犯;还看见你的皱纹与眼袋,看见你无穷无尽的付出。”

       她叹息:“女人最好的年华就这样交付掉了,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你看我,工作时无忧无虑,出游时无牵无挂,多好。”我笑了,对她说:“你什么都看见了,可唯独没有看见我的快乐和幸福。”

       她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半开玩笑地说:“你不是在自欺欺人吧?”

       我告诉她,儿子刚上幼儿园,第一次吃到了鸡翅。才两岁半的他,将鸡翅藏在白衬衣的袖子里,晚上带回来要与我分吃。我至今记得,他津津有味地吸吮那半截鸡骨头的馋相。每每想起他衣袖上留下的那片鹅黄油渍,我心里就会有一片淡淡的温暖。朋友若有所思,脸上不再是戏谑的表情。

       我告诉她,走在路上,小小男子汉的儿子,懂得让我走在他的右边。他说:“妈妈是近视眼,我是千里眼,我来保护你!”过马路的时候,他会冲着车流大喊:“你们通通地,快让开,我妈妈要过马路了!”仿佛我是至尊至贵的女王,所有人都得谦恭礼让。母亲,就是孩子心灵的国度里最值得敬爱的女王。朋友爽朗地笑起来,她说:“好羡慕你,女王陛下。”

    我告诉她,去年五月的一个中午,儿子很晚还没回来。在外环路上,我找到了他。这一路,槐花开得纯白如雪,幽香扑鼻,儿子正专心致志地往树干上写字,一棵一棵地。他对我说:“今天是母亲节,我没能买到康乃馨,就来到了这里。”花开得那么好,却有人采摘,儿子就用水彩笔写下了这些稚拙的留言:“这是我送给妈妈的花,请让它好好地开,不要摘。”望着这一路盛开的槐花,我知道,这是最好的母亲节礼物。牵着孩子的手,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听到这里,朋友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我告诉她,就在前天,我和儿子一起去医院验血。当医生宣布儿子和我是相同血型的时候,他一下子欢呼起来:“太好了,如果以后妈妈生病需要输血,就可以抽我的了!”旁边验血的人,还有医生,都感动地说:“有个这样的孩子,真好。”我平静地陈述完这些片段,朋友的眼睛却在刹那间湿润了。

       我对朋友说:“你没有看到,我在辛苦的同时享受到多少甜蜜,你也无法感受,我生命中最深的温暖。但请你一定相信,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朋友郑重地点了点头,露出了赞同的微笑。

1.给这篇精美的散文拟一个完美的标题。(2分)

 

2.这篇文章是以朋友对于孩子的态度情感的前后变化为线索来写的,请你紧扣文中的相关句子或词语,感知出朋友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填写关键词语。(4分)

        (      )——(       )——(        )——(          )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儿子为“我”所做的事情。(写出三件即可,3分)

 

 

4.文章第3小节通过朋友之口写“我”的辛苦和付出有什么作用?(2分)

 

 

    5.看完文章,你觉得你给父母带来的是什么?写一段话给你的父母。(5分)

 

 

 


《背影》节选(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示例](批注:此处是语言描写。表明在父亲的心目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时刻需要嘱咐和照顾,读后能感受到一种含蓄而质朴的父爱。)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①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②“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2.   文段中哪几个动词着力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哪一个动词最能体现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爱?(4分)

 

 

3.   文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4分)

 

 

 

4.   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质疑问难;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两处画线句中的一句试作批注。(4分)

批注①句:

 

 

批注②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