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诗词品读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2.“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
1.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 2.“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偎”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娇美。 【解析】 1.“勃勃生机”必答,1分,其他任意答出1点得1分,后一句1分,共3分。 2.5分。
推荐试题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15分)

(1)那年我八岁,受着学文学的父亲的影响,小小年纪便开始接触唐诗宋词,似懂非懂地阅读白话《红楼梦》,蹲在邻家墙根边看杂志上连载的《城南旧事》。当父亲和母亲迁往外地工作后,我便被寄养在年迈的婆婆家里。

(2)或许就是这些造就了我的早熟与孤僻。八岁的我不像同龄人那样,对周围充满好奇。在我的眼里,世界上的一切都很乏味,令人生厌。尤其是和我同住的婆婆,我讨厌她的唠唠叨叨,讨厌她那身灰布褂。

(3)为了逃避婆婆,每天很早我就去学校。实际上,因为少有的乖僻,我在学校里也不如那些活泼的孩子讨人喜欢。我相信老师讨厌我,我打心底里反感他。每天上课,我总低着头,在课桌下叠花花绿绿的糖纸,等叠成整齐的一沓,再把它塞到墙缝里,看墙灰掉下来。第二节课又把它抽出来,打开,叠好,重新塞进去----,就这么一件索然无味的事,居然也被我做得其乐无穷。消磨了一个又一个四十五分钟,直到有那么一天,老师叫着我的学号:“八号!站起来!像什么话!每次上课头都不抬,不认真听课!长大后有什么出息?你还不配让我说。坐下!”

(4)我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含着屈辱坐下,眼睛盯着铅笔盒里的小刀,心里想着该不该冲上去。

(5)傍晚,我沿着巷子回家。透过泪眼,看自己的影子被夕阳拖得斜而瘦长。回到家,我一句话也不说,婆婆蹒跚着走近我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猛地把她推开,扑在桌子上,嚎陶大哭。

(6)第二天开家长会,学生放假,我无精打采地倚立在家门口,看婆婆穿着灰布褂的身影慢慢移出缀满黄菊花的院子,代替父母去参加家长会。心里想着等一会儿老师就要用鄙夷的口气谈到我,我开始觉得整个世界都变成灰色的了。

(7)出乎意料,婆婆是带着惊喜,踉踉跄跄地冲进大门的。“老师夸你哩!说你有出息,长大能当科学家哩!我都说了吗!你耳朵这么大,日后怎么会没有福气呢?”

(8)我满心的忧虑在婆婆的欢喜笑声中顷刻间烟消云散。一刹那间,屋子也亮了,婆婆刻满皱纹的脸也变得可亲了。

(9)“老师夸我有出息呢!他以前是假装不喜欢我的,老师多好……”

(10)从那天起,我以空前饱满的热情投入了学习。我开始爱笑了,爱说话了,连老师也惊异于我的变化,破天荒地表扬了我一次。

(11)转到省城读书后,我仍然用老师的话勉励自己:“我是有出息的。”

(12)小学生活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了,当我得知自己考取省重点中学后,第一件事就去看望原来的老师,还特意提到了那次家长会。

(13)“——家长会——”,他仰头沉思了片刻,等他再次望着我时,居然有些愧疚:“喔!那次家长会,我对你婆婆说了很多不好的话,甚至暗示你转学。你婆婆都对你说了吧?不过你第二天出色的表现,真让我刮目相看----”

(14)老师下面的话我再也没有听进去。在我的心里,那个已经在世界上消失了的、连同在我的记忆里淡漠了的灰色身影开始清晰起来。“婆婆,原来是您善意的欺骗挽救了一个孩子的一生!使他从__________。”

(15)不顾老师连声的“怎么了”的问话,我已经泪流满面。

1.文中(1)提到清代小说《红楼梦》和当代小说《城南旧事》两书,他们的作者分别是                             。我们曾学过《                   》一文就是节选自《城南旧事》一书。(3分)

2.文中(8)段划横线语句分别是_________描写和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通过描写衬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4分)

3.文中第(13)段的情节在第(10)段中已有伏笔,将体现伏笔的一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后,从本文的文段中选出一个能够体现内容中心的短语,作为文段的标题,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理解全文内容及中心,在第(14)段中填写出符合人物此时心情的一到二句话。(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