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首页  

从下面给定的两个题目中选做一题:

(一)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先在题目横线上填入一个短语,如“宽容”、“理解”、“感激”、“关心”、“承受压力”、“竞争”等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二)年轻的心灵始终充满了对外界无限的好奇,每天我们都用自己那敏锐的触觉与生活“伴读”,我们读家园,读父母,读老师的眼神;也读幽兰,读沧海,读夜空流星;更读丹心,读正气,读人生道义……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特别提醒:

(1)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等;

(2)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3)请不要紧张,好好构思。期待你的佳作!

 

答案:
略 【解析】略
推荐试题

《人间情分》(14分)    

张曼娟

(1)下着梅雨的季节,令人心浮动,生活烦躁起来。尤其是上下课时,捧抱着大叠讲义,站立在潮湿的街头,看着呼啸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车辆,却拦不住一辆计程车,那份狼狈,无由地令人沮丧。

(2)也是在这样绵绵密密、雨势不绝的午后,匆忙的赶赴学校。搭车之前,先寻觅一家书店,复印若干讲义给学生,因为时间的紧迫,我几乎是跑进去的,迅速将原稿递交从未谋面的女店员。

(3)那女孩有一双细白的手掌,铺好原稿,发动机器,她先复印了两张尺寸较小的,然后将两张复印稿并排成一大张。抬起头,她微笑着说:“这样不必复印八十张,只要复印四十张就够了。好不好?”

(4)我诧异地看着她继续工作,在复印机一阵又一阵的光亮闪动里,也诧异地看着她的美丽。原本,她长的五官平凡无奇,然而,此刻当我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这样宁谧的气氛中,她不再是个平凡的女孩。

(5)我看着她仔细地把每一张纸整齐裁开、叠好,装进袋子,连同原稿还给我。付出双倍劳动,却只换来一半的酬劳,她主动做了,还显得格外光彩。

(6)离开的时候,我的脚步缓慢了些。焦躁的感觉,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温柔中。并且发现,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种自在心情。

(7) 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奋的热烈情绪,反而能在阳光、海洋以外,见到更多的更好的东西。

(8) 望安岛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刚从海中捞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轻划,会发出“铮”的声响。夏日渡海,从望安岛到将军屿,一个距离现代文明更远的地方。有些废弃的房屋,仍保留着传统建筑风格,只是屋瓦和窗棂都绿草盈眼了。岛上看不见什么人,可以清晰听见鞋底与水泥地的摩擦声,这是一个隔绝的世界呢!

(9)转过一丛丛怒放的天人菊,在某个不起眼的墙角,我被一样事物惊住了——一部蓝色的公用电话。

(10)不过是一部公用电话,市区里多得几乎感觉不到;然而,当我想到当初设置计划,渡海前来装置、架接海底电缆……那么复杂庞大的工程,只为了让一个人传递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为这样妥帖的心意而动容了。

(11)一个月的大陆探亲之旅,到了后期已如残兵败将,恨不能丢盔弃甲。大城市的火车站规模不小,从下车的月台到出口,往往的上上下下攀爬许多阶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过我们的负荷能力了。

(12)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车站阶梯上,我们一步也挣不动,只好停下来喘息。一个年轻男子从我们身边走过,像其他旅客一样,而不同的是他注视着我们,并且也停下来。

(13)“我来吧!”

(14) 他温和的说着,用卷起衣袖的手臂提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顶端。我们感激地向他道谢,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隐遁在人群中。

(15)身着白色衬衫的背影,笑容像学生般纯净,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

(16)现代人因为寂寞的缘故,特别热衷于“谈”情“说”爱;然而又因为吝啬的缘故多构筑在薄弱的基础上。

(17)有时候,承受陌生人的好意,也忍不住自问,我曾经替不相干的旁人做过什么事?

(18)人与世界的诸多联系,其实常常是与陌生人的交接,而对于这些人,无欲无求,反而能够表现出真正的善意。

(19)每一次照面,如芰(jì)荷映水,都是最珍贵而美丽的人间情分。

1.本文一共讲述了三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这几件事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2.我为什么诧异?为什么那女孩“五官平凡”,我却觉得她“美丽”而且“不平凡”?(4分)

                                                                                       

                                                                                             

3.为什么离开复印店的时候,“我”的脚步放慢了?(用原文回答)(2分)

                                                                                         

                                                                                         

4.从作者对车站帮我拿行李的男子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位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5. 经济建设,吸引外资,促进合作,离不开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就是本文提到的人与人之间,与陌生人之间,甚至不曾谋面的人之间的相处状况。通过阅读,结合现实,你对身边软环境的建设有何感想和建议?(3分)

                                                                                          

 


《藤野先生》(17分)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要求他们(a)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b)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c)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d)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第1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的“事”指的什么?请加以概括。(3分)

                                                                                       

                                                                                           

2.文中加点的四个“他们”,所指的对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并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B.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C.“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D.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氛。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抱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4.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与                                                  

                                                                   这两件事。(2分)

5. 你是如何理解“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的?

                                                                                             

                                                                                         

6.结合全文来看,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 (2分)                                                                            

                                                                                       

7.在看电影事件中作者共写到哪几种中国人?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