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首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清代某皇帝的密诏

材料三:“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我们现在认定这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1分)该派别发起了哪一运动?(1分)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请客观地评价该运动。(5分)

(2)材料二这道密诏是清代哪一位皇帝在哪一年下发的?(2分)密诏中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1分)揭开“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九十年前”具体指哪一年?(1分)“先生”是指谁?(1分)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1分)领导此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答案:
(1)洋务派;(1分)洋务运动;(1分)自强、求富;(2分)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5分) (2)光绪帝;(1分)1898年;(1分)戊戌变法;(1分)公车上书。(1分) (3)1911年10月10日;(1分)孙中山;(1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三民主义。(1分) (4)民主、科学;(2分)新文化运动;(1分)积极影响: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材料是选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内容较多,这是对基本史实的考查,需要理解记忆。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从“变法”“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信息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密函维新派设法营救他。在这里,也要注意第一问中隐藏着两个问号。戊戌变法时间是1898年6月到9月,这封密函应该是在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之前,光绪帝写给维新派的。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 (3)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引文出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然是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那么“九十年前”就是指的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1911年。从“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我们知道,这里说的“先生”是孙中山。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所以辛亥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本材料引自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赛先生”:即“Science”,赛因斯(音译)——意为:“科学”。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这里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难度不大,切忌答上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