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首页  

材料一  如图。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刊登“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西安事变发生于公元哪一年?(1分)

4.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请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  下面是张华同学整理的有关二战的材料。

    1937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很快占领了北欧和法国,又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人民坚决抵抗。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中途岛,二战的规模达到最大。1942年元旦,美苏中等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军民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该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材料二中有3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在错误处画上横线,并在横线下方改正。(3分)

6.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到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分)

 

答案:
3.(1分)1936年; 4.(每要点1分,共2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1分)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1分)本题答案含有两层意思,只要学生能够回答出这两层基本含义,即可得分。 5.(3分)1937年错误,改成1939年;中途岛错误,改成珍珠港;莫斯科保卫战错误,改成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资料首发,其他网站不得转载。 6.(1分)参考:在国家内部,面对内忧和外患,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各势力、团体包括个人,必须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团结合作,攻坚克难。在国际上,面对一切邪恶势力和其它灾难,国际间不论制度、民族、区域是否相同,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协同解决;核心词:团结、合作、共赢等等;考生如果能够回答出在—切困难面前,有团结、合作的含义即可得分。 【解析】3.难度低,考查识记能力,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 4.考查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纯粹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是否有全面把握知识点,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也是平时强调的要注意知识,参考答案给出的2个点基本概括它的意义,可以就识记这两点。资料首发,其他网站不得转载。 5.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资料首发,其他网站不得转载。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 6.这题问启示,基本上写了就给1分了,国家统一,民主团结,国际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推荐试题




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2分)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2分)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2分)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2分)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3)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2分)

(4)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