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 ,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摇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 列宁认为,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青海社会科学》2005 年第2期
曾长秋、王千慧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椎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1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苏俄在1921年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分)
(4) 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2分)
答案:
(1)(1分)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或“耕绢致粟帛多者,得其身”)。
(2)(2分)①认识: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②措施:新经济政策。
(3)(2分)①安徽
②农民又重新取得了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4)(2分)感悟:①古今中外,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②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今中外的重大农业改革。商鞅为了调动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采取的措施是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材料二中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苏俄在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是安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原因是农民又重新取得了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感悟:古今中外,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