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 首页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当前网上热议的话题。有网民赞成取消文理分科,也有网民表示此举有待商榷。阅读下面的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双方持不同观点的依据。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都比较窄,有些基本知识都不清楚。其实,学理科的同样需要文史地知识,而学文科的同样也需要理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譬如作为一个理科生,首先要对本国的人文历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于国外的情况同样也得知晓;否则,不要说到国外去寸步难行,就是在国内同样也会四顾茫然。”网友“晓凌”的帖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网友“祝福中国2009”也直言,高中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分文理科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降低,要么人文知识少,要么科学常识难以具备,将来在工作中创新、生活上处理问题的能力会相对降低,对国民整体素质将会有影响。网友“林海松涛”则留言说,文理分科好,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高中教育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文武兼修的全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学科分科越来越细,社会越来越需要专门人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在高中这三年,而在个人的今后社会实践。网友“jonie”也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普及教育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事,教育改革不应着手于取消文理分科,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良好的认知态度和兴趣。

取消文理分科,□□□□□□□□□□。(不超过10字)

保留文理分科,□□□□□□□□□□。(不超过10字)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C.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

        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

②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跟他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      得厉害,得

换一个活塞了……

③“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 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 那短工       的说。

A.凝视   振荡   简捷               B.注视   振荡   简洁 

C.注视   震荡   简洁               D.凝视   震荡   简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熟(niǎn)       拔(zhuó)  首(yǔn)    茕茕立(jié)

B.自(xǔ)         育(jīn)   马(xǐ)    起而飞(xuè)

C.桨(zhào)       干(hé)    慢(bū)    乎待哉(wū)

D.欠(shē)   板(hù)    (dāo)陪    以微贱(wě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5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最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小说的内容十分感人,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不超过30字)(4分)

                                                                              

4.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填五空,多选则按前五空计分)(5分)

(1)悟已往之不谏,                                 ,觉今是而昨非。

(2)木欣欣以向荣,                 

(3)潦水尽而寒潭清,                      。俨骖騑于上路,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①,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②,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③犯御坐③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注] ① 玄纁:黑红色两种染料,这里指布帛。 ② 典司:主管,主管部门。 ③客星:外来的星座。④御坐:皇帝的星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物色:寻找

B. 我竟不能汝邪                       下: 使……屈于之下

C. 为谏议大夫,不屈。                 除:任命,授职

D.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           特征:特别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直接表示严光“淡泊名利”的一项是(      )(3分)

①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② 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 

③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④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⑤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⑥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严光淡泊名利,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于

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

B.严光提出“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主张,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见识的人。

C.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光武帝比以前

   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

D.严光还具有“不屈于帝王”的意识,他没有依从光武帝的意旨,坚决不出来做官,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                                                                             

(2)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                                                                            

(3)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在某个场景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法国医生弗朗伦斯•可尔诺第一次用“记忆错觉”描述这一现象,同时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现错觉等形式出现。

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信息的来源。熟悉感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身处在与曾经看过的某部小说或电影中描写的场景类似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小说或电影,但脑子里还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临床医生们则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感官接受到信息后,总是先把记忆存储到缓存区内,而“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是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当前信息存到了历史记忆中,在看着眼前的事物时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人们产生好像在以前就发生过的错误感觉。

记忆错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命令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而仅仅用记忆存储失误来解释,显得过于简单了,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

此时,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记忆错觉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的一种“全息摄影错觉”造成的。所谓“全息摄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碎,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照片的整个图像。就好像一面完整的镜子打碎后,每一个碎片依然可以映出同完整镜子一样的头像。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完整资讯,通常是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并且隐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中。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气味、声音、灯光等,都可能会诱使我们造成错觉,仿佛以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境况一般。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里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感。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过上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最低。

 

1.以下各项对“记忆错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忆错觉是指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的现象。

B.记忆错觉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C.记忆错觉是一种让人产生快乐的新奇体验,它向人们展示了大脑世界的复杂和迷人。

D.记忆错觉很可能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中发生了“全息摄影错觉”而造成的。

2.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人们不一定会产生记忆错觉。

B.陌生环境中隐藏着的气味、声音、灯光等将可能诱使人们产生记忆错觉。

C.在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和外界相关的元素时,将可能产生记忆错觉。

D.陌生环境中的气味、声音、灯光等元素将促使与以往相似的情境的出现。

3.根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较高,而当人们过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就会消失。

B.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经常产生记忆错觉的现象,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

C.因为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所以临床医生们对记忆错觉的产生原理解释得过于简单了。

D.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的完整资讯,通常隐藏得很深,藏在人们大脑的潜意识中。

医生的解释是不恰当的。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5936/35971) 首页 上一页 35931 35932 35933 35934 35935 35936 35937 35938 35939 35940 35941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