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 首页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其阴暗心理与反动历史观略见一斑

 B.诚然,从事科学探险的志愿者要有殒身不恤的精神,但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尽全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C.姜先生在“破案现场会”上领到丢失达半年之久的桑塔那轿车,面对完壁归赵的爱车他激动不已。

 D.为适应工作需要,父母在家里常用英语对话,三岁的小佳佳耳熟能详,竟也学会了不少英文日常用语。

 

 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____________。”

  ②“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____________”,是鲁迅先生书法的主体风格。

  ③道路的____________、居民的迁动,使老城区在消失的同时也带走了老北京风情。

  ④歌手祖海作为卫生部选定的“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对____________事业格外热心。

  A.反响  法度  拓宽  公众  B.回响  气度  拓宽  公益

  C.回响  法度  拓展  公益  D.反响  气度  拓展  公众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天安门修茸方案酝酿了三四年,自今年2月8日起付诸实施;大修于4月底完工。

  B.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对市民生活现状摸底调查显示:住房与房价最牵动市民心。

  C.联合国武器核察人员在一个月内对伊拉克总统官邸进行了多次突击性检查。

  D.经威权机构鉴定,拍卖商得知,这副题为《农妇》的油画竟然是凡·高的作品。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拙(lüè)     (bì)如    茕茕(qióng)孑立    屡见不(xiān)

  B.(juàn)永    木(nà)    (guāng)筹交错   不(xùn)私情

  C.结(zhēng)   城(huán)  鞭(pì)入里      针(biǎn)时弊

  D.窃(piāo)    跷(qī)    破百出(zhàn)    良不齐(yǒu)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2年10月5日《文汇报》刊登了一篇专题文章,标题是“为与总统握手,为进名牌大学,为捍卫家庭荣誉——美千万儿童竞争拼写冠军”。

讲的是“2002-2003年度美国拼写大赛赛季已经拉开帷幕。虽然报名要到10月中旬截止,但是,截至本月3日,报名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大关,创下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大赛组委会已经公布了本年单词比赛范围,其中包括了几千个极其生僻的难字,这些字连20万字的大辞典里也查不到,要到47万字的韦伯斯特大辞典里查找。”在报纸的同一版还登载了另一篇文章,记叙了2002年5月华盛顿拼写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拼写之家在比赛前后的一些做法、想法。

也许在此之前,你也曾听到过一些有关美国的学校教育和美国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传闻,那么,读了《文汇报》上的两篇文章后,你会有何认识呢?

请选定一个角度,谈一谈你的思考和认识,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看下图后回答问题。(4分,各2分)

6ec8aac122bd4f6e

    用简明语言概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上图中1991年至1996年世界GDP增长率总体的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2)2001年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以我国自然景观为例,仿写下列句子。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东方明珠,好像一枚待发的火箭,矗立于黄浦江畔,她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见证;中关村,宛然一座拔地而起的丰碑,坐落于北京大地,她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标志。

    仿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一段说明文字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找出必须删除的部分(把删除序号填在横线上即可,只填四项)。

“全生物快餐盒”是用①木薯淀粉做的,可以用来②食用,一次性使用后可以③回收作饲料。如果进行④分解,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密封,40天后⑤就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了⑥,现在北京市一轻公司不仅能做这种自然分解的⑦快餐盒,还能搞全套工艺的⑧生产线,这个⑨“全生物快餐盒”解决了白色污染,也⑩促进了环境产业的发展,又能给企业带来非常⑾良好的效益。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芦沟晓月

                      王统照

    “苍凉自是长安日,呜咽原非洗头水。”

    这是清代诗人咏芦沟桥的佳句。原非泷头水,是不错的,这桥下的汤汤流水,原是桑干与浑河的合流。桥工的建造既不在北宋时代,也不开始于蒙古人的占据北平。金人与南宋南北相争时,于大定二十九年六月方将这河上的木桥换了,用石料造成,这是见之于金代的诏书,据说:“明昌二年三月桥成,款命名广利,并建东西廊以便旅客。”

马可波罗来游中国,服官于元代初年时,他已看见这雄伟的工程,曾在他的游记里赞美过。

经过元明两代都有重修,但以正统九年的加工比较伟大,桥上的石栏、石狮,大约都是这一次重修的成绩。清代对此桥的大工艺也有数次。乾隆十七年与五十年两次的动工,确为此桥增色不少。

“东西长六十六丈,南北宽二丈四尺,两栏宽二尺四寸,石栏一百四十,桥孔十有一,第六孔适当河之中流。”

按清乾隆五十年重修的统计,对此桥的长短大小有此说明,使人(没有到过的)可以想像它的雄伟。

从前以北平左近的县分属顺天府,也就是所谓京兆区。经过名人题咏的,京兆区内有八种胜景:例如西山雾雪,居庸叠翠,玉泉垂虹等,都是很幽美的山川风物,芦沟桥不过有一道大桥,却居然也与西山居庸关一样列入八景之一,便是极富诗意的“芦沟晓月”。

    本来,“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最容易引动从前旅人的感喟与欣赏的凌晨早发的光景;何况在远来的巨流上有一道雄伟的壮丽的石桥;又是出入京都的孔道,多少官吏、士人、商贾、农工,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游览,他们不能不到这名利所萃的京城,也不能不在夕阳返照,或东方未明时打从这古代的桥上经过。你想,在交通工具还没有如今迅速便利的时候,车马、担簦,来往奔驰,再加上每个行人谁没有忧喜欣戚的真感横在心头,谁不为“生之活动”在精神上负一份重担?盛景当前,把一片壮美的感觉移入渗化于自己的忧喜欣戚之中,无论他是有怎样的观照,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错综,而对着这个具有崇美的压迫力的建筑物,行人如非白痴,自然以其鉴赏力的差别,与环境的相异,生发出种种触感。于是留在他们心中,或留在籍文字绘画表达出的作品中,对芦沟桥三字真是有很多的酬报。

不过,单以“晓月”形容芦沟桥之美,据传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头(晦日),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实,芦沟桥也不过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北平城内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晓的月亮,会比芦沟桥不如?不过,话还是不这么拘板说为妙,用“晓月”陪衬芦沟桥的实在是一位善于想像而又身经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作科学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潮气清濛,烘托出那勾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晚,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若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发生出多少样反射的美感。

你说,偏以这“晓月”陪衬这“碧草芦沟”(清刘履芬的《鸥梦词》中有长亭怨一阕,起语是:叹销春间关轮铁,碧草芦沟,短长程接),不是最相称的“妙境”么?

无论你是否身经其地,现在,你对于这名标历史的胜迹,大约不止于“发思古之幽情”罢?其实,即以思古而论也尽够你深思,咏叹,有无穷的兴趣!何况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卷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就是万古长存的“晓月”也必定对你惨笑,对你冷觑,不是昔日的温柔,幽丽,只引动你的“清念”。

桥下的黄流,日夜呜咽,返抱着青空的灏气,伴守着沉默的郊原……他们都等待着有明光大来与洪涛冲荡的一日——那一日的清晓。

注:本文作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有删节。“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引发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

1.为什么说京都八景之一的“芦沟晓月”极富诗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说明下面语句的深刻含意。

    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卷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下列问题。

    (1)指出结尾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与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作者写《芦沟晓月》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起笔引用清人的诗句,奠定了全文悲戚、愤懑的感情基调。

    B.历史上,国内的民族矛盾与战争并不能阻断中华文明的沿传与发展。

    C.金人始建芦沟桥是为南下扩张,乾隆两次重修则是为京都增添胜景。

    D.芦沟桥可使人“发思古之幽情”,更能让炎黄子孙不忘国耻,同仇敌忾。

    E.“芦沟晓月”,传达出旅人所陶醉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妙境。

 

 补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穷且益坚,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5899/35971) 首页 上一页 35894 35895 35896 35897 35898 35899 35900 35901 35902 35903 35904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