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 首页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

A.《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唐代文学家。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在这里是动词。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就选自《呐喊》。

D.海明威,法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①木直中绳,6ec8aac122bd4f6e 以为轮               ②君子生非异也

C.①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①或师焉,或不焉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无如寡人用心者

B.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6ec8aac122bd4f6e为轮

C.  尊贤重士

    锲舍之,朽木不折

D.   古之圣人,出人也远矣

皆出于此乎?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

    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出发、开始行动

B.  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就:动词,接近、靠近

    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C.  蒙故业,遗策                          因:凭借、依靠

    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D.  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弟子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        贻:赠送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出于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所做的前无古人的事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B.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父辈们比起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C.电视画面显示,当日的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    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新的选举记录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D.那些高利贷者,面对着走投无路的借债人上吊、跳楼、卖儿卖女、冻馁街头,都不动声色,只要自己有钱赚。

 

 下列各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驽马        弓弩        寒喧        敕造

B.须臾        膏腴        阿谀        茱萸

C.舟楫        作揖        聊赖        孽障

D.蹂躏        踌躇        戳穿        厮混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yè)      懂(měng)     陷(yǎo)    而不舍(qiè)

B.狗(zhì)     进(rǎng)     头(sǔn)    涂有饿(fú)

C.伍(háng)    或(jiān)     句(dòu)    万之势(chéng)

D.鞭(tái)     盛(bù)       反(xǐng)    毛骨然(sǒng)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说:君子不求吃得饱足,不求住得安逸,勤于做事而言谈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请就其中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观点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标题自拟。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6ec8aac122bd4f6e

 

 

现代文阅读: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顿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是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冰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 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 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这样评价的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都江堰的建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

B、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

C、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

D、体现了儒家“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2.对艺术表现特色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写都江堰,以描写见长,表现了其宏伟壮美气势。

B、本文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的忧思。

C、本文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D、本文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文化精髓的追怀。

3.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表达有何作用?3分

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3分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5813/35971) 首页 上一页 35808 35809 35810 35811 35812 35813 35814 35815 35816 35817 35818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