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仁”与“礼”

——究竟谁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王杰文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被称为“圣人”,其思想博大精深,为世人所推崇。但对于究竟什么才是其思想的核心,目前理论界似乎仍没有一个定论。穷其各种说法,“仁”说和“礼”说市场最广,呼声最高,竞争也最激烈。本人在这一问题上比较赞成“仁”说。

理论界坚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的人,多数的主要依据是:孔子生长在鲁国,而“周礼在鲁”。且孔子从小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后成为闻名天下的礼教家。孔子本身也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①(《论语》)另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齐之以礼”,又主张以礼作为教育宗旨,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但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一再强调“克己复礼”等。

上面一系列的引述和论证似乎确实可以说明“礼”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本人想就此提出几点自己不同的看法。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这是我国历来对孔子的评价。这里面很突出的指出孔子是一名思想家,既然是一名思想家,那么我们在判定其思想核心时所依据的标准就应该是看他自己创立了什么新思想,而不是看他从前人那里接受或继承了哪些思想,因为只有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如果你赞成我的观点,那么我就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前一段那些引述和论证都是一纸空文,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如《左转》中有这么几段记载:僖公十一年载“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昭公七年载孟僖子办学,告诫学生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由此可见,孔子关于礼的思想大多均可以从前人思想中窥见一斑,并不是其本人思想,故自然也就不能作为其思想核心。

而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克己复礼”这一引证,我们首先可以回到《论语·颜渊》的原文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就是说:颜渊询问仁,孔子说:“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成就仁在乎自身,难道要仰仗他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内容。”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明白的看到,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确实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但他的落脚点不在于“复礼”,而是在于“归仁”,强调只要做到礼的尽善尽美,即可达到仁的政治,仁的政治远比礼的政治的要求高,是对礼的政治的升华,“克己复礼”实为由礼的政治向仁的政治过渡的桥梁。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正是迈向仁的政治的具体的礼。

通观《论语》,我们发现“仁”在书中出现的频数最多,达109次,而“礼”只有75次。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自己讲“仁”的频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足以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另外,在《左转》中,“仁”的频数为39次,“礼”为517次,在《国语》中,“仁”为62次,“礼”为121次,“礼”的频数都远远超过了“仁”。而在《论语》中,“仁”在频数上首次战胜了“礼”,“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思想史上仁对礼的第一次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孙景坛《正确认识孔子的“克己复礼”》)。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

另外,在孔子思想中,“仁”对“礼”是具有统帅作用的。特别是当碰到仁礼冲突时,孔子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仁”一边,让“礼”服从于“仁”。如《论语·阳货》中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乍一看,我所引用的这段话似乎恰恰说明孔子十分重视礼,然而我想说,孔子为什么如此关注“三年之丧期”这一“礼”呢?道理很简单,如《学而》中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而且引文中,宰我出去后,孔子说的第一句就是 “予之不仁也”,可见其对“仁”的重视。

其实,孔子讲“仁”,非单讲伦理道德中的“仁”,而且还将“仁”从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而正是这种升华使孔子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即一种新的治国学说。而这种学说在其前人著作中是没有明确反映的,所以可谓前无古人。既然是前无古人的独创,自然可以成为其思想的核心。

最后,我们也可以利用亚圣孟子的思想核心来佐证我的看法。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这恐怕大家都赞成。而孟子是最了解孔子思想核心的,也是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最尽善尽美的一位,其名字长期与孔子相并,“孔孟之道”为大家所熟识,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即为“仁”。

孔子的思想中包含很丰富,有礼,有恕,有忠,有孝,有三纲,也有中庸等,而这些都是从不同方面来为最终的“仁”服务,都是达到“仁”所需经历的各种具体的途径。

 

注释:①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商的后代宋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因此这两国的典籍不足,了解夏礼、殷礼的贤人也太少。如果有记载夏礼、殷礼的典籍和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我就能证明我所说的夏礼、殷礼了。”

1.“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这句话中的“那些观点”指的是哪些观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这句话?(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思想家?他认为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其理论上的贡献是什么?(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与“礼”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下列名句。(每句1分,共6句)

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_________。”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

3 知人者智,________。胜人者有力,________。

4能尊生者,________,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1)诗歌是如何紧扣“落”字来写梅花的?请以颔联和颈联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咏梅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以下5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夜密遣骑分部诸要路                         覆: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                             羁縻:笼络

C.洪之善戎夷,颇有威惠                         御:治理

D.司察所闻,无不穷                             纠:纠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手付洪之                           B.①洪之相见  ,

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对之                ②赢而不助五国也

C.①所入十倍常                         D.①乃卧引药

②明于治乱,娴辞令                      ②入而徐趋,至自谢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            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                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5.翻译和断句。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A、汤有天下,选于众               B、天下莫不与也  

C、述职者,述所职也               D、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对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作高山,大王之   ②  安宅而弗居 ③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    

吾老以及人之老     ⑤师行而食     ⑥  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⑦假舟楫者非能也 ,而绝江河           ⑧疏食饮水

食,足兵,民信之                    ⑩ 所谓之斯立

A、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⑥⑩        B、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⑥|⑩ 

C、①④⑤⑦⑧|②③⑨⑩|⑥         D、①④⑧|②③⑨|⑤⑦|⑥|⑩

 

 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北冥有鱼,名为鲲。       天之苍苍,正色邪?

B.三人行,必有我师。       今其室十无一

C.观于大海,知尔丑。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D.赴水接腋持颐。           吾非至于子之门殆矣。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伤:伤害,妨碍

B.如知尔,则何以哉    或:或者

C.今夫天下之人牧       人牧:指统治者

D.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领:伸长脖子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是                           (      )

A 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网络共享同样的信息。

B 以5:4力克阿拉维斯队的英超劲旅利物浦队,终于实现了夺取足总杯、联赛杯和联盟杯“三冠王”的胜利。

C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D 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响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5745/35971) 首页 上一页 35740 35741 35742 35743 35744 35745 35746 35747 35748 35749 35750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