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历史 首页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描写:杨八志(陕西人)与李氏商议: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困。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该材料反映了

A.陕西重商风气由来已久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

C. 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D.商业活动对人们观念的改变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桑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闽不忧贫。”诗中描述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唐朝福建出现了棉花种植            B.宋朝福建棉花种植盛行           

C.元朝福建省桑农生活艰辛            D.明朝福建农民生活无忧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 

C.皇权至高无上,不需要别人帮忙,因此皇帝休息不好。  

D. 当皇帝也很辛苦,要日理万机,因此要定额每天的奏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没有自己原创的文化,……日本从中国输入文字、儒家与华化的佛教,也学习了中国的律令制度。虽然日本是学习的好学生,但对于学来的文明并没有血肉相连的归属感。过去学唐风,今天学西方文明,反正都是外来事物,犹如脱换衣服,没有剔骨换心的痛苦。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改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而且伤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震动。……著名大学教授,小说家夏木漱石批评这种欧化风气是一种“轻佻”行为,他担心浅薄地模仿西方会失去“日本人的特性”。著名医学专家森鸥外也反对完全以欧洲为模子来改变日本的习俗、制度和机构。甚至福泽谕吉也改变了腔调,认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不能全面放弃,应“尽量少抛弃”,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从而提出了“少弃多采主义”。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二都论及日本明治维新,试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6分)

(2)日本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少弃多采主义”的?(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戊戌变法后,康有为“八年于外,列国周游……熟考中外之故,明辩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录得其心得如下:

  材料一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万国而统一之,泱泱大陆,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而为人所弱,或分乱成多国久矣……巴科说:“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我英国之政,是自然积化,非仿效而来,亦非可仿效而得。病症不同,不能用一方。”

  材料二  凡万国政俗之初更,志士学人阅历必浅,既寡书传,又未亲游,但愤于积弊,耻于国弱,发愤太过,张脉怒兴,故未及深思,轻为举发。故皆欲先行破坏而后徐图建设之功……忧虑强邻四逼,不能容我从图治也……破坏甚易,建设甚难,大火随风不知所底,其不至亡国者幸耳。                                ——以上摘自《康有为遗稿》

材料三  欧美新世界,固非一人之功,然瓦特之力,实可谓八九分也。……今为物质之世界,精于物质者强。电尤物质之至精新者,精于电者尤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方今新世界之争胜,非以其哲学也,以其物质也。物质大胜者强,物质不讲者弱,故我国之专门工学尤要矣。

材料四  物质学者在理财,理财之本,又在官制,官制之本,在人民自治……此为今日救中国第一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康有为反思后提出了哪些救国的新主张?(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孝文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1522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新教徒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而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语言,增进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同一感……。          ——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改革策略上的特点。(9分)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产生的相似作用。(6分)

 

材料一:王安石上书:“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          ——摘引自《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在这个时候雅典人把目光都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摘自《希腊罗马名人传·梭伦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免役之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项法令产生的影响。(3分)

(2)梭伦与王安石面对的社会问题有何相似性?(2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有何不同?(4分)由此产生了怎样的不同效果?(4分)

 

列宁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在这里,列宁肯定了托尔斯泰的作品  (     )

A. 指导了俄国革命              B. 反映了革命前夜的俄国社会现实

C. 洋溢着革命的热情            D. 对俄国革命具有借鉴作用

 

卓别林的艺术形象让世人称道,其艺术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艺术多样性的要求    B. 无声电影的发展

C. 卓别林本人的能力 D. 当时美国观众的追求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5144/68464) 首页 上一页 65139 65140 65141 65142 65143 65144 65145 65146 65147 65148 65149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