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初中语文 首页  

不该遗忘的“自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学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的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作者认为哪两种表现是“不正确的自省”?

                                  

6ec8aac122bd4f6e3.如果把文中的“我们”改为“你们”,表达效果会怎样?

                                  

4.“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请你结合下面任何一则链接材料,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⑴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有学者评论,此举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树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标。

⑵1971年,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为了忏悔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在被德国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下跪。他那跪感动了世界,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跪。当时波兰的舆论称:“作为反纳粹斗士的勃兰特这一跪,使德国真正站起来了。”

 

词语权变之妙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在具体运用中,若注意灵活变通,如调整语序、更换词语、增添词语、巧用标点等手法,往往可以妙趣横生,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试举数例,略谈其妙。

    一、调整语序。于右任先生工于书法,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题写。为了防滥,亦出于谦虚,他不愿随便满足别人的要求。有一次,一位来客求墨心切,苦苦恳求。于老甚感为难,便草就一帧条幅:  “不要随处小便。”于老心想,写的这些,人家把它挂出去则不适合了。岂料,来客取到条幅满怀喜悦,心生一计,把条幅上的字逐个剪开,再调整词语顺序,裱成新的条幅,成了“小处不要随便”的箴言。真是             

    二、更换词语。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这样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情调显得低沉、消极、无奈,表现出一种失落感。朱自清先生把它改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经他妙笔一改,真是笔下生辉,情调高昂,心境显得特别高远,化消极为积极。叶剑英元帅《八十书怀》中更有“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名句,显得更为美妙,深为广大人民所敬仰。

    三、尾添“字眼”。  “字眼”是一句中的关键词,有了它,整句传神。从前,有个秀才在自家大门上贴上一副对联,上联“身无分文”,下联“家徒四壁”,横批“自得其乐”。对联贴出后,惹得旁人嘲笑,说是这个秀才穷到如此地步,还能“自得其乐”吗?岂料,这位秀才走出门来,在上下联之下各补上一个字,对联成为“身无分文债,家徒四壁书”,转贫为富了。旁观者个个惊叹这位秀才很有点能耐,怪不得可以“自得其乐”了。看来,根据上下文意,衔接上恰当的词语,即一句中的“字眼”,也不失为妙法。

    四、巧拆成语。就是用表达语气的标点巧妙地点断原有的成语。国共合作和谈时,有一次,国民党的代表和中共代表周恩来在谈判时,国民党代表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均遭到周恩来的严词驳斥。国民党代表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拍案且蛮横地说:“跟你周恩来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机智地接过其话锋,从容不迫地说:  “对!牛弹琴。”将对方诬蔑的成语“对牛弹琴”,用表语气的感叹号巧妙点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驳得对方自知理亏,哑口无言。

五、妙断语句。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是书面语言的五官。语句中恰当增添标点,把整句分开,可以使语句中的意思正好相反。据称,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农村的墙壁上被汉奸刷上一条这样的标语:“粮食不卖给八路军。”老百姓看了很气愤。出于义愤,老百姓中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标语上巧妙地增加了一个逗号,变成“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与原标语的意思正相反。一个小小的标点的增添,把句子分拆,充分体现了当时敌占区人民爱憎分明的大仁大义。                                                                       

1.说明对象看,文章属于一篇              说明文;根据文意,解释标题中“权变”一词的意思                     

2.概括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

                                                                            

6ec8aac122bd4f6e3.文中“调整语序”部分的最后一句:“真是          ”。下面选项中,填入该句空格的最佳一项是:    (      )

A.化俗为雅,点石成金!  B.别出心裁,字字珠玑!  C.工夫不负有心人! D.得来全不费功夫!

4.文章主要使用了                            两种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中一种的作用。 

                                                                               

5.将文章开头“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句中的“之一”一词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6.读了本文,你对“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会有新的理解吧?请举出一个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说明汉语表意的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还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

  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去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意见,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 ,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大巴车票一张

  上海出租车票一张

  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

  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

  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

  付冷饮费若干

  ……

  乖乖,不连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两千多。

  看了儿子信才知道。儿子这次过了回独立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豪华大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

  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

  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为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1.以史工程师的口吻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80字)

                                                                                

2.结合小说对“妻子”言行的描写,具体分析“妻子” 这个人物形象。

                                                                               

3.小说用不少笔墨列出一张张发票,并详细介绍“儿子”如何过独立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小说围绕“儿子”独立问题来写。你如何评价小说中“儿子”的这种独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成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             。“讽”的意思是            

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骈死于槽枥之间          C.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D.皆以美于徐公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文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却痛快地接受了。邹忌的讽谏有何高明之处?生活中,我们见过这样的场景:小A热衷于“课桌文化”,经常利用课桌与同桌无声交流,干净的桌面因此变得面目全非。如果你是小A的老师,请你借鉴邹忌的讽谏技巧,说几句话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

__                                                                     ______

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活动。

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记》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6ec8aac122bd4f6e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

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示例〕

读书批注卡

批注

作者: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

读书批注卡

批注

作者: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左右)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1.【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关雎》)

2.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惨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这首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秋思》中最能表现戍边将士夜夜思归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们总是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是如何形容自己的愁绪的?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陈玉蓉,55岁,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当晚她就开始了减肥之旅。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放下。每天坚持暴走10公里,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的。”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假如你是《湖州晚报》的小记者,报社派你去采访陈玉蓉,你想问哪两个问题

                                                                            

3.有关陈玉蓉的帖子出现在【母爱论坛】后,引起了网友对母爱的热议。下面是两位网友的跟帖评论,请你以“网友寸草心”的身份也跟帖,写一句评论的话。

网友三春晖:我觉得母爱是伟大的,但更多的是平凡的。

网友康乃馨:母爱很平凡,她是我晚归时那盏等候的灯。

网友寸草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①通过课外阅读,使我们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②读《三国演义》,我们领略到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③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我们领悟了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段文字有一个病句,找出来画上“———”,并在原句上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

2.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

3.第③句中,加点词"真谛"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再仿写一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了!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彩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这一曾经和中国彼此遥望的人类文明盛事,将隆重写入中国历史。她饱蘸(    )底yùn(     )深厚的“中国红”,演yì(   )一个(xuàn)     丽多姿的中国传奇。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24101/24158) 首页 上一页 24096 24097 24098 24099 24100 24101 24102 24103 24104 24105 24106 下一页 末页